促记网 > 杂谈 > 正文

​姚建萍:针线下的时代光影

2023-12-13 12:02 来源:促记网 点击:

姚建萍:针线下的时代光影

从事苏绣行业三十余年来,通过对中国刺绣艺术不断的探索、实践和积累,姚建萍在中国刺绣史上开启了极具特色的姚派艺术之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融针绣的独特风格,开创了以“融针绣”为核心的姚派艺术,“以针线表达时代”,创作出一系列表达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作品。

四获山花奖金奖 至今无人破纪录

从1998年起,她的作品连续四度夺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金奖,此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传播非遗文化 各大美术馆先后开展

在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艺术殿堂,姚建萍先后举办个人刺绣艺术大展。2015年12月,“针融百家,艺开新境——姚建萍刺绣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是历史上刺绣艺术家首次走进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

针融百家,艺开新境——姚建萍刺绣艺术展活动现场

庄严的展馆内,参观者无不啧啧惊奇,大家惊叹于不同作品背后惊人的逼真,或立体,或动态,或飘逸,或灵动,似乎要从绣像中跳出来,告诉人们,他们是有生命的。

北京恭亲王府传播非遗美学

2017年6月,姚建萍作为行业带头人,组织推动完成了北京恭王府“锦绣中华——水墨姑苏”系列活动,全方位、多维度的向人们展示了民族艺术之大美。

锦绣中华——水墨姑苏活动现场

践行社会责任 身体力行传播非遗知识

2008年5月,姚建萍将《小天鹅》义拍善款捐献给四川灾区同胞;2010年,她将《黄山风光》拍卖善款捐赠给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她也多次向苏州市民进、吴中区女企联捐赠。与此同时,她还长年奋斗在教学一线,不仅在苏绣基地培养后备力量,还走进清华、南大等高校普及讲授刺绣艺术,走进西部地区教授刺绣技艺,帮助当地妇女脱贫就业等。

2017年彭阳县文艺扶贫现场合影

用双手绣中国壮丽 用苏绣讲中国故事

不仅如此,她的作品曾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各国领袖,被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人民大会堂、白金汉宫等机构永久收藏。近年来,姚建萍领衔完成了一批原创主题巨作,一针一线表达对国家和时代的讴歌与热爱。

2012年,姚建萍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了苏绣巨作《春早江南》;2015年,历时3年的原创主题苏绣巨作《丝绸之路》创作完成,系列作品之一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7年,姚建萍创作苏绣《中国大飞机》献礼C919首飞。2019年,姚建萍领衔创作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作品《锦绣河山》再一次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姚建萍苏绣巨作《春早江南》

姚建萍原创主题苏绣巨作《丝绸之路》

姚建萍苏绣作品《中国大飞机》

姚建萍苏绣巨作《锦绣河山》

国礼三部曲 又见苏绣姚建萍

2014年11月,姚建萍不眠不休用3个月时间日夜兼程,完成原本需要8个月工作量的苏绣作品《培尼亚和里韦拉》,这幅作品被作为国礼赠送墨西哥总统培尼亚,事后,姚建萍收到培尼亚总统亲笔感谢信。

国礼《培尼亚和里韦拉》

墨西哥总统感谢信

2015年10月,英国女王赠送了姚建萍的苏绣国礼《岁月如歌》,早在2012年6月,在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庆典之际,姚建萍的苏绣作品《英国女王》就被白金汉宫正式收藏,姚建萍一家受邀到白金汉宫做客,安德鲁王子代表女王会见了姚建萍一家,并对她表示感谢。

国礼《岁月如歌》

2017年1月,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收到了了姚建萍苏绣国礼《仕女蹴鞠图》,并了解到苏绣的精神和内涵。在2004年初,国际足联就已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苏绣《仕女蹴鞠图》取材自明代画家杜堇的一幅名作,艺术家精心采用了经典的双面绣手法,表现了明朝中国女性在花园里蹴鞠的美好画面。

国礼《仕女蹴鞠图》

针线当随时代,姚建萍着眼于古今变化,以针法融之、中西融之、物我融之,姚建萍与她的团队,在不断地探索与发展中,开创了当代苏绣艺术的新境界,为苏绣艺术的时代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