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杂谈 > 正文

​言承旭个人详细资料(快五十的言承旭还在拍偶像剧,能在神坛待多久呢?)

2023-12-13 06:27 来源:促记网 点击:

言承旭个人详细资料(快五十的言承旭还在拍偶像剧,能在神坛待多久呢?)

“如果道歉有用的话,还要警察干嘛!”这是20多年前,言承旭在《流星花园》中带火的金句。

以至于言承旭漂洋过海到内娱发展,在形形色色的综艺节目中,他也不得不一遍遍的重复这个“名场面”,最后沦为俗套的烂梗。

原因无他,观众就认他这个“霸道总裁”的偶像鼻祖。

这令言承旭感到很困惑,甚至发出“年轻时一夜爆红,相当于关上了表演的门”的感慨。

一语成谶,兜兜转转20多年过去了,46岁的言承旭仍在偶像剧的泥淖里打滚。

让人不得不感叹:偶像剧可以没有言承旭,言承旭却越来越离不开偶像剧。

电视剧《夏花》从开播到收官频频登上热搜,“不老男神”言承旭用他充满荷尔蒙的肉体,狠狠刷了一波存在感。

爱他的拥趸疯狂刷屏,“在不同的年纪反复爱上言承旭”、“被言承旭的身材颜值征服”。

吐槽的声音也不少。

演技没长进,靠脸吃饭的“男花瓶”。年近半百,归来依旧在偶像剧里打转,还是在重复他的“道明寺”。

《夏花》开播以来,言承旭的颜值、身材,以及他散发出来的荷尔蒙,几乎包揽了整部剧的热搜。

言承旭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都被营销了一遍,唯独对他的演技避而不谈。

一言以蔽之:成也道明寺,败也道明寺。

实际上,言承旭当下所面对的尴尬现状,也是许多同他一样,年轻时偶像出道,而后艰难转型,仍然困囿于原地的中年偶像们的无奈。

他们似乎只剩下靠脸吃饭这一条路可走,但走这条路的代价,远比想象中还要大。

“重复”的言承旭,走不出的偶像圈子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

言承旭身体力行的印证了这句话。

12岁父亲早逝,母亲一个人养大言承旭和他的姐姐,原生家庭导致言承旭从小就敏感、沉闷,不善于言辞表达。

加之小小年纪他就开始打工补贴家用,毕业后就开始赚钱养家,似乎被迫一夜之间长大,没有给他去适应的过程。

与此同时,他也变得愈发内敛,不知道为自己发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4岁时,言承旭因为《流星花园》一夜成名,在F4身处C位的他,成了炙手可热的“贵公子”。

F4的光环在千禧年将他送上了事业巅峰,从贫苦家的小孩一跃成为台偶剧的顶级符号。

这样的转变来得太快了,快到言承旭在面对如何当一个偶像,当一个演员的问题时,外界几乎没有给他思考和准备时间。

他在资本的裹挟和粉丝的追捧下,不由分说被架到了公众面前。

虚妄的名利和光彩背后隐藏的,是潜在危机。

或许那时大家只当言承旭和F4是开启台湾偶像剧的先锋鼻祖,但却无人意识到,“偶像”两个字也将成为桎梏他们演艺事业发展的枷锁。

从2000年到2023年,20多年过去了,从巅峰到半隐退再到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每当大家以为言承旭会“变一变”的时候,猛然发现这么多年里他还是在重复自己。

“道明寺”成了言承旭的经典角色,也成了他挥之不去,难以突破的光环。

这层壳,限制着言承旭在“演员”层面的发展。

当观众回溯他曾饰演过的角色时,结果发现他的角色列表里几乎是清一色的“偶像剧”,甚至每个角色身上都有“道明寺”的影子。

如果说言承旭和F4开启了台偶剧的黄金一代,那么他也见证了台偶从辉煌灿烂到后继乏力的过程。

随着台偶剧不复从前,“北上”发展成了许多台偶的选择,只是在进入内娱后,言承旭依旧没能摆脱“道明寺”的影响。

和陈彦妃搭档拍摄《我的灿烂人生》,男主人设是餐饮集团的继承人,标准的前期纨绔,后期奋发的富二代。

和佟丽娅合作《恋恋不忘》,一出场就是西装革履,霸道多金的年轻总裁。

到了《最佳前男友》里,合作的演员换成了江疏影,可言承旭依然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家公子。

难怪大家会打趣道言承旭:流水的灰姑娘,铁打的贵公子。

即使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的人物设定和故事背景,可打根儿上来说,人物性格大体上保持着一致——帅气、多金、霸道。

兜兜转转二十多年,言承旭始终呆在了自己的舒适圈里,鲜少走出过“道明寺”的影子,就连发型都没怎么变过。

况且娱乐圈这个名利场向来都是榨干红利,索取价值,至于演员本身的意愿并不在资本的考虑范畴内。

这么多年过去了,找言承旭演戏的资方,给他的人物角色,几乎都是冲着“道明寺”这层滤镜去的。

被娱乐圈推着打出情怀牌,被无止境地消费曾经的巅峰角色,这是言承旭转战内地的最大市场价值和底牌,同时也是他面对的最大困境。

只是,观众喜欢“道明寺”,喜欢的是出现在千禧年的《流星花园》中的那个角色。

在娱乐圈波诡云谲的环境中,去除角色的滤镜后,回归到“演员”身份的言承旭,潜移默化中他所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的更多!

曾有机会摆在眼前,奈何受性格所累,言承旭被抛下了

回看言承旭从出道到现在的演艺之路,就会发现他的轨迹完美地契合了“成名停留理论”。

多年过去了,习惯了同一种表演方式的言承旭,让大家记住的角色仍然只有“道明寺”。

在《夏花》开播后,有关言承旭“满40减20”的话题被频频提及。

诚然,作为一个46岁的中年男演员,言承旭用自律打造的颜值和状态足以成为那些大腹便便的油腻男演员们的标杆范本,迷妹粉丝痴迷于他性感而不油腻的颜值和肉体。

但细想之下不难发现,所有的话题和讨论无一不是关于他的“脸和身材”,而非演技。

《夏花》的导演和言承旭本人都曾提到过这部剧并不是一部“偶像剧”,可最终呈现的结果却让观众“误以为”,这就是一部地道的偶像剧。

“认真演了,可没人看得到自己的演技”,这大抵就是言承旭的无奈。

偶像剧可以没有言承旭,可言承旭似乎很难离开偶像剧了。

这么多年,言承旭依旧坚守在自己的舒适区,理智的粉丝怒其不争。

如果说从《流星花园》开始,言承旭就被资本和娱乐圈的秩序裹挟着,被推着向前走,环境是让他固步自封的“帮凶”。

实际上,真正困住言承旭的,正是他自己。

言承旭曾不止一次地表示怕被定型,想要尝试不同类似的角色。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不是一个美好想法就能弥合的,演员想要出圈和转型的关键仍然是演技。

早年间,有许多花钱都买不来的学习机会和优质资源摆在言承旭面前,可惜他没抓住。

《流星花园》大火后,他出演了《烈爱伤痕》,和张学友、莫文蔚搭档。

沉默害羞又有些内敛傲娇的角色性格,与他本人是有许多契合的地方,加上有两位实力派保驾护航,言承旭可以解锁很多表演技能。

后来《魔幻厨房》中,他又和刘德华、郑秀文合作,对于一个新人演员来说,这样的级别配置等同于白送的表演课。

兜兜转转,言承旭并没有好好地抓住机会,帮助自己跳脱出偶像剧的圈子。

他没有努力地去改变吗?其实也不尽然,关于演技提升、角色突破、寻求新路,言承旭不是没有尝试过,只是都收效甚微。

《流星花园》之外,《白色巨塔》应该算是他的另一部巅峰之作了,这部剧汇集了吴孟达、张国柱等戏骨,对手戏演员也有跻身实力小花的张钧甯。

当时言承旭常常会在下戏后,专门去找吴孟达请教演戏技巧。

可是言承旭始终在随波逐流,没有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角色定位,而这些与他拧巴沉默,敏感又有点自卑的性格不无关系。

言承旭曾评价自己的内心,是“暴龙”和“小白兔”并存的割裂矛盾体,原生家庭的问题,导致他有一种缺乏自信的脆弱感。

言承旭曾说过自己很喜欢演员的身份:“我不把自己当艺人经营,我把自己当演员,我希望我可以是有实力的人,我完全不把自己当偶像。”

他也坦言很想转型,很想演像《集结号》那样的片子,希望可以让大家在不同的角色当中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所以大家看到他在拍摄《花漾》时,特意蓄起了胡子,希望通过外形上的改变区别于从前。

《我的灿烂人生》导演评价言承旭,“是一个渴望努力改变自己的演员”。

但这种改变最后呈现出来的,仅仅是导演口中言承旭自费购置道具服这种外形上的变化,专业的业内人士始终没有从演技层面来夸他。

“我不要再做偶像了”,我愿意相信这是言承旭的真实想法。

可性格里的拧巴纠结,缺乏安全感的特质总是让他缺少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阻碍他走出舒适区。

于是兜兜转转之下,又缩回了安全区。

他的这种“怯懦”,甚至影响到了自己的感情生活。

此前言承旭差不多有过四年的沉淀期,当他复出再拍戏时,大家发现这四年的沉底似乎并没有带来太多的改变和惊喜,他打的依然是自己擅长的偶像剧安全牌。

就像当初他出演《我好喜欢你》,不惑之年的他在剧中大秀八块腹肌。

可是他与偶像剧的适配度依旧引来群嘲,更何况演技没进步、没突破。

当时43岁的言承旭无论是角色倾向还是演技方法,潜意识里展现出的依然是专属于“道明寺”的本色一面。

即便是在《夏花》里,言承旭好像终于不再是精致的霸总,改为深情糙汉子,可他在剧中的种种表现跟他以往的作品和演技几乎如出一辙。

“新瓶装旧酒”,熟悉的程式化、模板化演技,让大家发现,“言承旭还是那个偶像剧专业户”。

时代抛弃一个人的时候,其实早就打过了招呼,只是本人浑然不知罢了。

此前在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里流露出的拧巴性格,让大众对他的脆弱开始不解甚至是有些抵触。

偶像剧里构建的完美人设和现实中真人的怯弱形成的割裂和反差,让大家看不到他想要真正改变的决心。

所以当王心凌凭借综艺创造了翻红奇迹的时候,言承旭却错过了利用综艺为自己加成的机会,船过水无痕。

难道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言承旭就没一点长进和改变吗?当然不是。

比如在《夏花》的宣传期,大家就能看到如今的言承旭会很有耐心地配合炒CP。

会在采访时做展露身材这种刻意的事,会说一些外界爱听的非常偶像剧的肉麻台词。

敬业是敬业,只是看多了难免会有一种扑面而来的过期糖精味。

就像吴建豪说过的:“言承旭是一个值得交心的人,但你走进他的世界会很累。”

而他本人想要突破自己走出舒适圈,何尝又是一件易事呢?

靠脸吃饭,中年男偶像的集体困境

没有借助巅峰角色的余温,打破重塑来延长表演生命,这是以言承旭为代表的一众凭借偶像剧出道迎来事业顶峰的中年偶像们的困局。

不止是言承旭,明道、阮经天、郑元畅等人同样面临着年轻时靠脸吃饭,到了中年依旧摆脱不了“靠脸”的情况,更惨的是有些人连靠脸演戏的资格都没有了。

“偶像剧”成了这些人身上最大的标签,但随着顶流被时代洗牌,他们也亲眼见证了“时代造神,也能倒神”的残酷现实变化。

戏路窄、角色固化、演技没进步,成了言承旭这么多年的致命伤,回看当年和言承旭一起的其他人的表现,他的每一次突破转型都是浅尝辄止。

从前一直走偶像路线的周渝民,凭借《彼岸1945》里的小人物拿下金钟奖“最佳男主角”。

吴建豪凭借街舞表现成功再次圈粉。

而一向被视为是F4中混得最惨的朱孝天,也有过各种尝试。

就连如今名声不再的大S,也在偶像、悬疑、武打等多类型影视剧中打过转。

对比之下,都快五十的言承旭还在拍偶像剧。偶像剧鼻祖,能在神坛待多久呢?

近几年,“叔圈天菜”成功突围,张译、秦昊、张颂文、雷佳音等中年男演员凭实力迅速崛起,然而对于现阶段言承旭的演技来说,实在不够实力逆风翻盘。

言承旭曾经问过自己:“到底是要当好演员,还是要继续以前的状态?”

或许答案就在他放弃偶像剧的那一刻,才会显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