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杂谈 > 正文

​生态摄影趣事,排水沟中这条白色细长的线形虫是:铁线虫吗?求证

2023-12-16 20:52 来源:促记网 点击:

生态摄影趣事,排水沟中这条白色细长的线形虫是:铁线虫吗?求证

山城近日多阴雨,休闲绿道边的山坡渗出的地表水,流入道路边的排水沟。清浅的水流缓慢地流着,以至于拍出来的片子,感觉这只是块湿润的沙地。

手机拍摄,清浅水中的白色细长的线形虫和螽斯

在排水沟清浅的流水中,有一条白色细长的线状物体,不留意看,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白色的细纱线。说真的,如果不是边上侧倒着一只(某种)螽蟴,引起了我的留意,我想,我也是有可能将这条白色细长的线状物体,当成细纱线的。

手机拍摄

从上面示意图例中的原片截图中的图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这条白色细长的线状物体,还真的不是丝织品,而是某种线形虫。画面中左下角侧身躺着的昆虫,从其体态(带有长长的产卵管)的特征上看,应该是只(某种)雌性螽蟴。那么,这条白色细长的线形虫,是刚从这只螽蟴腹部钻出来的:铁线虫吗?求证!

手机拍摄

网络上铁线虫的相关图文资料真的不多,尤其是铁线虫的图片资料。虽说铁线虫有250-300种。可搜索查证起来,所看到的铁线虫图片,都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也就是下面图中的铁线虫(在山城绿道排水沟里拍摄)。

手机拍摄,常见的铁线虫

手机拍摄,常见的铁线虫

铁线虫的成虫生活在水中。雌虫将产的卵粘附在水中石块或树枝等物体上。刚孵化的铁线虫的幼体非常微小,浮游在水中。被生活在水中的一些昆虫幼虫(如:蜉蝣幼虫,蚊子幼虫、蜻蜓幼虫,襀翅目、毛翅目等昆虫的幼虫等等)吞食后,铁线虫的幼虫在“保护泡”(包囊)的保护下,在昆虫幼虫的体内存活下来。并随着昆虫幼虫蜕变为成虫后,离开水中来到地面上。这些带有铁线虫幼虫的昆虫,被称为:中间宿主

蜉蝣(蜉蝣目)的幼虫,是生活在水中的

襟襀(襀翅目)的幼虫,是生活在水中的

有趣的是,铁线虫的幼虫在这些中间宿主体内,是不再生长的,也不会对这些中间宿主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直到有一天,一些中间宿主被天敌(如螳螂)捕获吞食后,铁线虫的幼虫就寄生在这最终宿主的体内,并在最终宿主的体内中发育成熟。而那些没有被捕食的中间宿主体内的铁线虫幼虫,也就没有机会发育成为铁线虫的成虫了。

真想不到,这铁线虫竟然是以寄生宿主“接棒”的方式,来求生存的。物择天竞,适者生存。大自然中生灵的世界,真是奇妙!

螳螂若虫和蚂蚱若虫

容易成为铁线虫最终寄生宿主的昆虫,除了螳螂外,还有直翅目中的一些昆虫(如:蝗虫(蚂蚱)、螽斯等),蟑螂、甲虫等等。铁线虫的幼虫,会在这些最终宿主体内发育成长过程中,逐渐控制宿主的行为。当宿主体内的铁线虫的幼虫发育成熟后,会驱使这此宿主寻找到水源,然后由这些宿主的腹尾部钻出得生。因为,铁线虫是需要在水中生存的。在这些最终的宿主中,被铁线虫寄生的(雌性)宽腹螳螂,是我们最为经常看见的。

手机拍摄,溪水边被铁线虫寄生的宽腹螳螂

螽蟴和蝗虫(俗称:蚂蚱)都属于直翅目。螽蟴的食性复杂,有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等多种类型。这也就让有些肉食性和杂食性的螽蟴,在捕食一些体内带有铁线虫幼虫的昆虫时,有被铁线虫寄生而成为宿主的可能

手机拍摄,某种螽蟴,雌性。瞧那长长的,带着弯的产卵管

褐背细蟴,雌虫具细长的产卵管。体色有淡褐色及绿色两种

时至今日,一直想拍摄到铁线虫从寄生的宿主身体钻出的场景画面,总是未能如愿

2020年9月15日的下午,在山城绿道仙人谷溪水的一处小水潭中,看到水面上漂浮着只活着的宽腹螳螂。这应该是只被铁线虫寄生的宽腹螳螂。

手机拍摄,水面漂浮着的宽腹螳螂

想着这是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就守着,观察着,跟踪拍摄着。一个小时过去了,也没有看到铁线虫,由宽腹螳螂的腹中钻出的场景。潭水清澈,如果有,是可以看到的。

手机拍摄,水面漂浮着的宽腹螳螂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漂浮着的宽腹螳螂,竟然借助步足上的钩刺,抓牢水底岩石,潜入水中……(潭水清澈,依然可以跟踪拍摄到视频),待从水底浮上来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了。

手机视频截图:水底下的螳螂

这个过程,着实很让人费解。如果这些被铁线虫寄生后的螳螂,是以“潜水自溺”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最后生命,这,这,这也太奇特,悲壮些了。

下面为手机拍摄,螳螂“潜水自溺”过程的视频。

视频加载中...

手机相机:摄影,视频

拍摄地点:福建三明,绿道,仙人谷

(原创摄影图文,分享生态摄影之乐趣。如果有误请指正并见谅,谢谢您的观看支持和鼓励)尊重原创,请勿搬运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