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杂谈 > 正文

​镇国之宝“司母戊大方鼎”为什么改名叫“后母戊大方鼎”

2023-12-14 03:44 来源:促记网 点击:

镇国之宝“司母戊大方鼎”为什么改名叫“后母戊大方鼎”

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文物界的瑰宝,于1936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被挖掘,经过曲折的历程,终于在解放后存放在了国家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记得我们初中时的历史书上还写的“司母茂鼎”,2011年后改成了“后母茂鼎”了,为什么要改呢,这个原因说起来也特别有意思。

单从表面上来看,确实是“司”, 司在古代是祭祀的意思,这几个字理解成“祭祀母亲戊”,也能解释的通,我们的一代大师郭沫若也赞成,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用这个字,因为这是殷墟二期出土的青铜,属于商高宗武丁时期的,理解成武丁纪念其母亲戊的。

直到不断有新的甲骨文出现,更重要的是1976年妇好墓的挖掘,考古学家觉得原先的叫法不太合适了。

因为妇好墓也出土了一个非常相似的一个方鼎,如下图,鼎的内壁也有三个字,而且字体完全一样,考古学家对鼎的材料进行了成分分析,这两个鼎竟然成分是一样的,可以断定是同一时期的。

甲骨文中对妇好可是有很大量的记载,所以对妇好了解的是比较充分的,妇好是商高宗武丁的王后,死后武丁赐封“后辛”这是大家的共识。所以那三个字读“后母辛”逐渐被很多专家认同。

此外,甲骨文中,文字倒着写时有发生,更何况是金文,在做模具时可能是正的,但浇注完后可能就是镜像反的。

这种方鼎在历史上出现的很短暂,而且出土的都是在墓葬里面,专家认为四足方鼎代表在阴间的权力。在当年发掘后母戊大方鼎的正下方就是妇阱的墓穴。所以以前读“司母戊”,理解成祭祀不太合适了。

更重要的,随着妇好墓的挖掘,原先理解“后母戊”鼎的主人是武丁的母亲也说不通了,比较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武丁之子祖庚或祖甲为他母亲妇阱而做的陪葬品,而且妇阱死后被武丁赐号“后戊”,这就完全对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