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师”叶嘉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一生与诗词为伴
“最美教师”叶嘉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一生与诗词为伴
文 ┃古今说事人
编辑┃古今说事人
2020年10月,一部名为《掬水月在手》的纪录片上映,
这部纪录片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画外音旁白,
有的只是一位老人的娓娓道来,唯美的景致和空灵的音乐。
该纪录片的女主角是古典诗词的“引渡人”叶嘉莹先生,
叶嘉莹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学专家,
她曾荣获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也曾荣获最美教师称号以及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
叶嘉莹一生都与诗词为伴,
创下无数首诗词作品,
尤其在古典诗词文学上。
她的作品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触动。
有人曾这样评价她: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
可见叶嘉莹的一生饱经霜雪、历尽沧桑。
怀着敬畏的心,
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嘉莹的传奇人生。
书香门第,与诗结缘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家中,
叶嘉莹的父亲叫做叶廷元,毕业于北大英语系,
母亲叫做李玉洁,是一名大学老师。
叶嘉莹的祖上为旗人,本姓叶赫那拉,
到了辛亥革命后,才改姓为叶。
名门之后的她,
被父母以“新知识、旧道德”的方式培养。
在叶嘉莹三岁的时候,
他的父母就培养她识字读书,到了该上学的年纪,
她的父母并没有让叶嘉莹去学堂读书,
而是请了一位教书先生,在家中教她诗文。
而在叶嘉莹的自传中,她也证实了这一点,
她说:“我自小是在家里长大的,
外面那些女孩玩得荡秋千或者跳绳什么的我都不玩,
在我记忆里,我从小就是读诵诗歌。”
虽然有先生教她诗文,但在这一方面,
对她启发最大的还是她的伯父。
她的伯父是一名医术精湛的中医师,
除了喜好研究中医外,
最大的喜好就是研究古典文化。
在闲暇时,伯父总是一个人吟诗,有时读到感人之处,
不禁潸然泪下,暗自感叹诗文的奇妙,
而这一幕就深深刻在叶嘉莹的脑海当中。
伯父也是一个博古通今的人,他善于旁征博引,
和人交谈时,总是能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
叶嘉莹很喜欢和伯父待在一起,
每每听伯父讲古典诗文,
她都觉得身入其境,常常不能自拔。
在伯父的熏陶下,叶嘉莹与诗结缘。
而她第一次写诗,也是受伯父的影响。
那年叶嘉莹才10岁,
伯父命令她以十四寒的韵写一首七言诗句,
稍加思考后,叶嘉莹提笔写下一首《咏月》。
这是叶嘉莹第一次在诗文上展露锋芒,她的伯父读完后,
赞叹叶嘉莹可圈可点,是可造之材,
末了还来了一句:后生可畏啊!
有了伯父的鼓励,
小小年纪的叶嘉莹对诗文更加的喜爱了,
即便插班考入小学后,叶嘉莹也不忘背诵诗文。
小学毕业后,叶嘉莹又考入北平第二女中,进入初中后,
她的母亲给她买了一套书籍,
用来鼓励女儿在学业上更上一层楼。
这套书是开明版的《词学小丛书》,
里面收集了王国维、纳兰性德等诗人的作品,
从这套书中,叶嘉莹对古典诗文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得遇良师,何其有幸
在叶嘉莹17岁的时候,她通过自己的努力,
考入了辅仁大学国文系,主修古典文学。
她的老师是赫赫有名的顾随先生,
红学泰斗周汝昌就是顾随先生的弟子,
而叶嘉莹丝毫不逊色周汝昌。
顾随先生曾这样评价叶嘉莹:假使我有法可传,截止到今日,
我所有的本事,叶嘉莹不仅得到了真传,而且别有创意,
在我的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很显然叶嘉莹似乎更得顾随的心,
而叶嘉莹能够得到顾随先生的赏识,
也是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本事。
那个时候叶嘉莹有一个强项,
那就是记忆力好,善于记笔记。
每次顾随先生的话音刚落,
叶嘉莹就已经记好了笔记,
有时候顾随先生都不记得他上课讲这样的一句话,
叶嘉莹却记得清清楚楚。
叶嘉莹一共听了顾随先生六年的课,
在这期间,叶嘉莹记了好几本笔记,
数十年都跟着她辗转,一直没有丢下。
而叶嘉莹也非常怀念这段师生情,她常常拿出这些笔记,
感叹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只有精神永存。
除了记忆力好,会记笔记外,
叶嘉莹在古典诗文上颇有造诣。
当时顾随先生不仅认真地批改叶嘉莹的诗词,还会同她唱和。
1944年秋,叶嘉莹写了六首七言律诗给顾随先生过目,
顾随先生看完后,不仅一字未改,还附以六首诗附和。
叶嘉莹收到老师的诗文后,认真读完,心中不禁感慨,
随后叠韵附和,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而顾随先生收到后,心中有感而发,
复作长句六章赠与叶嘉莹。
“心花开落谁能见,诗句吟成自费词。”
“冢中热血千年碧,炉内残灰一夜红。”
这些诗句就是那个时期写下的。
1945年,叶嘉莹毕业之后继承衣钵,
在北平任教,任教期间,
叶嘉莹仍然抽空去听顾随先生的课程,
让顾随先生大为感动。
1946年夏天,顾随先生给叶嘉莹写了一封信,
信中肯定了叶嘉莹的成就,
并且表明自己对叶嘉莹抱有很大的期望。
但在信的最后,顾随先生表示,
希望叶嘉莹成为“南岳下至马祖”而不是“孔门之曾参”。
叶嘉莹收到信后,很快就意会到恩师的意思,
自此之后,她一心投入到诗文上,创作了一首又一首佳作。
回忆起这段经历,
叶嘉莹说:“我这辈子最感谢的有两个长辈,
一个是我的伯父,
另一个就是我的恩师顾随先生,
伯父他启蒙我走上这条路,
而恩师开拓和提高了我在诗词评赏上的眼光和境界。”
父母惨遭意外
其实叶嘉莹的一生不算平坦,她虽出身书香门第,
但在少年时期,她的父母惨遭意外,
整个家也走向没落。
1937年,她的父亲因为工作上的原因,不断的南迁,
而此时国内战乱,局势动荡不堪,
很快父亲就和家里人失去了联系。
父亲杳无音讯后,母亲日夜不眠,
最后因为忧思成疾身患重病。
母亲病倒了后,看着眼前三个还没有成人的孩子,
她决定要为这三个孩子好好活下去。
为了治病,母亲拜托朋友打听哪里能做手术,苦寻多日后,
母亲得知在天津租界有一个医院可以给她做手术,
她赶紧安排好三个孩子,准备一个人去医院做手术。
临行之前,叶嘉莹向母亲提议她要一同跟随,
这样一路上有个照应,对母亲的病也有好处。
母亲想到女儿刚刚考入大学,而且家里面还有两个弟弟需要照顾,
就拒绝了女儿的提议,并说:“没事,不用跟着,
就做个小手术,我自己去去就回。”
听到母亲这样说,她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好服从母亲的安排,
但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到来,
母亲做好了手术,
但由于在手术中受到感染,
在回北京的火车上,母亲不幸去世了。
得知母亲去世后,
叶嘉莹很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跟着母亲一同前去医院,
悲痛交加的她,不知道怎么发泄自己的情绪,
只能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就这样,8首《哭母诗》就此诞生,
其中有一首是这样写的:瞻依犹是旧容颜,
唤母千回总不还。诗句吟成千点泪,重泉何处达亲知。
可见叶嘉莹的心情有多么的悲伤,悲伤之余,
作为家中的长女,她还有两个弟弟要照顾,
而她的学业也没有完成,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好在她的伯父人很好,
看着孤苦伶仃的三个孩子,
伯父将他们接回家中,
并且承担起照顾三个孩子的责任。
而顾随也非常同情叶嘉莹的遭遇,
他用诗文鼓励叶嘉莹走出悲伤,
他写道: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有了身边人的鼓励,叶嘉莹的生活渐渐恢复正轨,
而到了1945年,杳无音讯的父亲也平安归来,
这让叶嘉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
眼看着叶家在一点一点变好,
但老天似乎不肯放过叶嘉莹,
等待她的还有更大的风雪。
婚姻不幸,诗歌永陪
气质超凡,谈吐不俗的叶嘉莹身边有很多追求者,
不过她对爱情并不感冒,
更不知道如何回复别人的爱意。
后来在英文老师的牵线下,
叶嘉莹和赵东荪喜结连理,
两人婚后生活得还算幸福,
可由于赵东荪是国民党的身份,
1948年夫妻俩不得不跟随国民党撤离到台湾生活。
而在台湾的这段日子,
也成为了叶嘉莹一生的噩梦。
在台湾生活了一年后,他们的生活渐渐稳定下来,
而且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但没过多久,台湾就爆发了“白色恐怖”事件,
赵东荪不幸被捕入狱,
而叶嘉莹就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四处逃跑,投靠亲戚。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盆天莫问,落井下石谁援。
剩抚怀中女子,深宵忍泪吞。
这首五言律诗《转蓬》就是叶嘉莹来描述她那段黑暗的日子,
可想而知,她一个弱女子带着女儿逃生是多么的不易。
三年之后,她的丈夫出狱,但出狱后,丈夫性情大变,
常常暴打叶嘉莹,本以为小女儿的出生会让丈夫回心转意,
却没想到丈夫一蹶不振,不管娘三个地死活。
没办法叶嘉莹只好一个人干三份工作,
独自抚养两个女儿长大。
回忆这段婚姻时,
叶嘉莹说:“其实我这一辈子就没有尝过真正的爱情,
嫁给他,只是一时义气。”
不得不说叶嘉莹虽为一介女子,但她境界开阔,
没有因为小家的不幸而深陷其中,而是带着我们走进了诗词的殿堂。
回国教书,捐款千万
1969年,叶嘉莹被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聘请为终身教授,
叶嘉莹带着全家离开了台湾,定居在温哥华。
几年之后,她的大女儿结婚,大女儿结婚后,
她觉得现在的生活很舒心,
她对女儿女婿说:“你们要一个孩子吧,我来给你们看。”
还没等到抱外孙子,上天再次给叶嘉莹当头一击,
她的女儿和女婿在一场车祸中不幸身亡。
白发人送黑发人是多么悲惨的事情啊,
叶嘉莹强忍着自己的情绪,
亲自料理好女儿女婿的后事。
深夜她想着大女儿,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就提笔写下10首《哭女诗》。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叶嘉莹认为这是上天听见了她的诉求而惩罚她,所以带走了她的女儿。
1974年,叶嘉莹准备回国探亲,随便看看阔别多年的故土。
当她来到北京后,看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她萌生出一个想法,她要回国投身于教育事业。
1978年,等待多年后,叶嘉莹终于得到了合适的时机,
这一年全国恢复高考,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叶嘉莹给国家写了一封信,她说:“我不求有多高的报酬,
我只想能回国教书,把古典诗文传播下去。”
1979年,叶嘉莹终于回到了祖国,
并且先后在北大和南开教书。
任教期间,只要是她的课,座无虚席,同学们都很喜欢听她的课程。
到了晚年,看透人生的叶嘉莹将自己的两处房产卖掉,
又将毕生的积蓄拿了出来,总计3568万元全部捐给南开,
并设立了迦陵基金,用来支持古典诗文的延续。
一生与诗词谈恋爱
弱德之美是叶嘉莹提出的,她认为弱德不是弱者,
弱者面对困境毫无缚鸡之力,
而弱者是否能承受这些苦难,
也能坚持自己的操守。
如今叶嘉莹已经90多岁了,但她还坚持在一线,
她说“我觉得我认识了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这么多美好的东西,
我就应该让下一代也能领会并且接受它们。”
《浣溪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的,
“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
叶嘉莹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一世多艰,
寸心如水,也曾困于其中,但历经冰霜偏未死。”
而她的女儿是这样评价她的母亲:一生都与诗词恋爱的美丽女人。
是啊,叶嘉莹一生坎坷,唯有诗词一直鼓励她走出困境,
同时她还把诗词发扬光大,传承了文学之道。
叶嘉莹,古典诗词的引渡人,
但愿她的“要见天孙织成锦”理想能够实现。
-
- 卧底警察宋名扬,从出生入死的英雄到染上毒瘾,谁能理解
-
2023-12-07 02:11:58
-
- 五胡十六国政权有哪些人死后被追封为皇帝?
-
2023-12-07 02:09:51
-
- 中国评分最高的10部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第6,《大江东去》第5
-
2023-12-07 02:07:45
-
- 谷中蛟:抗美援朝中的叛徒,害死38军数千战士,他有何下场?
-
2023-12-07 02:05:39
-
- 汤博:24岁发现冥王星,康萨斯大学提供奖学金,供他深造
-
2023-12-07 02:03:33
-
- 黑龙江一女子7年内连杀4人,尸体藏在菜窖,被捕2年后执行死刑
-
2023-12-07 02:01:27
-
- “薛定谔的猫”揭示了一个细思恐极的真相:意识决定物质
-
2023-12-07 01:59:21
-
- 刘谦换壶:他当年为什么被封杀?
-
2023-12-07 01:57:15
-
- 拍拍贷正规合法的吗(鄂尔多斯一名大学生深陷网贷债务危机!还涉嫌违法犯罪!
-
2023-12-06 10:22:48
-
- 味精和鸡精的区别在哪里?吃了伤身还会致癌吗?不敢吃的人都看看吧
-
2023-12-06 10:20:43
-
- 贵州有哪些大学排名(2022年贵州省大学排名最新出炉:贵州大学继续领跑!)
-
2023-12-06 10:18:38
-
- 日本面积相当于中国哪个省(日本全国面积只有一个云南的大小,那它的平原面积有
-
2023-12-06 10:16:33
-
- 三类人不能吃冬虫夏草(不是所有体质都适合)
-
2023-12-06 10:14:28
-
- 下水道堵了如何自己快速疏通水管(下水道堵了还用热水冲?老师傅教你几招,快
-
2023-12-06 10:12:23
-
- 怎么飞马尔代夫便宜 低价版马尔代夫,直飞只要3小时,螃蟹50元一桶,满街都是
-
2023-12-06 10:10:18
-
- 杂粮有哪些功效(常吃这10种杂粮,真的有可以帮助降低血糖功效)
-
2023-12-06 10:08:13
-
- 强制猥褒罪最多要判多少年(猥亵者会面临什么处罚?最高刑期15年,但不一定会
-
2023-12-06 10:06:08
-
- 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将军是谁(“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的大唐绝世猛将
-
2023-12-06 10:04:04
-
- 托奶天王李炜托奶照大曝光 李炜当小三抢同门师兄苏醒女友
-
2023-12-06 06:47:51
-
- 前斗鱼一哥蛇哥销声匿迹快两个月,现状令人心疼,女友发文嫌弃
-
2023-12-06 06: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