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社会 > 正文

​野田谦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33联队长

2025-03-28 12:16 来源:促记网 点击:

野田谦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第33联队长

日本陆军中将野田谦吾是参加“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时任日军第十六师团第30旅团步兵第33联队长,率领所部攻击南京紫金山中国守军教导总队的防线,攻守双方在此展开激战,并从中山门攻入南京城,追击中国守军至下关江边,面对正在准备渡江和正在渡江的中国军队疯狂扫射,并对放弃抵抗的中国战俘实施集体屠杀,这样一个场面有历史照片为证。

下关大屠杀现场

野田谦吾是1891年生人,1912年5月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4期步兵科,与细川忠康、吉川资、饭田泰次郎等人同学,1917年12月考入陆军大学校第32期,与内山英太郎、富永信政、中村正雄、武藤章、国崎登、桥本欣五郎、土桥勇逸、酒井直次、杵村久藏等人同学,并于1920年11月22日毕业,曾先后在陆军步兵学校和陆军士官学校担任教官,也曾在陆军省军务局任职,期间还曾到欧洲考察军事。

1935年9月,野田谦吾调任日军第十六师团第30旅团步兵第33联队长,当时该师团驻屯在中国东北的辽阳,其时师团长是涩谷伊之彦中将,当年12月2日又由儿玉友雄中将继任师团长,并于1936年结束在关东军的轮换被调回日本。

野田谦吾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岛今朝吾中将于8月2日接替儿玉友雄出任第十六师团长,并于9月11日率领该师团在天津塘沽登陆,被编入华北方面军西尾寿造第二军作战序列,野田谦吾的顶头上司是步兵第30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少将,该旅团曾被编成“佐佐木先遣支队”,先后攻占河北的献县和邢台等地,不久第十六师团被调往大连。

1937年10月30日,第十六师团被编入上海派遣军作战序列,该师团从大连港乘船,被转运至长江下游常熟白茆口登陆,先后攻占了常熟、苏州、无锡、常州、丹阳等地,并继续向南京方向攻击前进,进抵南京东郊紫金山一线。

日军占领紫金山

1937年12月10日,华中方面军向南京城发起了总攻,第十六师团的主攻方向是中山门,而紫金山成为一道天然屏障,守卫紫金山的是中央军校教导总队,野田谦吾的步兵第33联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紫金山中国守军发起冲锋,由于教导总队装备了德械装备,双方在此展开了激战,并且都打得都异常艰苦,日军最终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于12月12日占领了紫金山主峰。

12月13日凌晨,在轻型装甲车的配合下,野田谦吾的步兵第33联队与助川静二的步兵第38联队,从太平门外沿玄武湖攻入下关江边,以截断中国守军的退路,当天下午就攻击到下关,当时江边有大批正准备渡江的中国军队,江面上也有正在渡江的船只,日军当即用机枪进行猛烈地扫射,其状惨不忍睹,有一部分逃回城里,一部分当场被射杀,更多的是被俘虏,而被俘虏的官兵被就地在江边集体屠杀。

日军在长江边屠杀现场

12月13日傍晚,已经是残垣断壁的南京城落入日军之手,第十六师团被指定为南京警备部队,由于南京城区域面积过大,因此被一分为二,分别由中岛今朝吾和佐佐木到一担任各自管辖区域的警备司令,负责维护南京的社会治安,其维护手段就是杀、杀、杀,该师团共屠杀战俘和市民达24万余人, 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南京大屠杀最凶残的元凶部队。

及至12月21日,在南京城内驻扎的日军各师团相继撤出城内,而佐佐木到一的步兵第30旅团由于担任警备任务,是驻守南京城时间最长的部队,同时也是最凶残和杀人最多的部队,而野田谦吾作为旅团长佐佐木到一少将麾下的两个步兵联队长之一,自然也是罪大恶极,对于南京大屠杀也是难辞其咎,也是各师团联队长级别中最凶残的元凶之一,必须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1938年1月10日,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朝香宫鸠彦王、参谋长饭沼守、副参谋长上村利道及第十六师团长中岛今朝吾等人曾专程到紫金山视察战场遗迹,野田谦吾及他麾下的第6中队长辻四五郎在作战现场讲解当时的作战经过。

朝香宫鸠彦王视察紫金山战场

1938年1月22日,日军第十六师团走海路被调回华北方面军作战序列,而野田谦吾也于同日被调回日本,出任陆军步兵学校教导联队长,半年以后出任教育总监部第二部长,1939年10月又调任陆军省人事局长,这是一个实权职务,主管陆军中高级军官的遴选和调动,任内经历了板垣征四郎、畑俊六和东条英机三任陆军大臣。

1941年3月1日,畑俊六出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于4月10日将野田谦吾也调到了中国派遣军,接替土桥勇逸出任参谋副长,并于同年8月25日晋升陆军中将,任内经历了板垣征四郎、后宫淳和河边正三三任参谋长。

日酋视察中国战场

1942年12月1日,野田谦吾被调到关东军,出任日军第十四师团长,该师团隶属于关东军第二方面军直辖,司令官是阿南惟几大将,参谋长是渡边洋少将,此时该师团的第27旅团和第28旅团已经被撤销,编为三联队制师团,下辖步兵第2联队、步兵第15联队和步兵第59联队,以及骑兵第18联队、野炮兵第20联队、工兵第14联队、辎重兵第14联队等,担任防御苏联的警备任务。

1943年10月1日,野田谦吾被调回日本,出任教育总监部本部长,辅佐教育总监山田乙三大将,也是仅次于山田乙三的第二号人物,尽管教育总监部不及参谋本部、陆军省地位重要,但毕竟是日本陆军三大中枢之一。

日军集体照

1944年7月22日,“战争狂人”东条英机在内外交困中被迫辞去首相等职务,由朝鲜总督小矶国昭继任首相, 邀请老同学杉山元再次出任陆军大臣,梅津美治郎出任参谋总长,而山田乙三接替梅津美治郎出任关东军总司令官,由野田谦吾代理教育总监之职,此时与杉山元、梅津美治郎并驾齐驱,成为日本陆军“三驾马车”。

1945年3月1日,野田谦吾转任陆军机械化装甲本部长,但其屁股还没坐热,就被调任日军第五十一军司令官,由村冈弘大佐担任其参谋长,该军是为了防御盟军对日本攻击而组建的,负责日本高滨地区的防御与作战,下辖第四十四师团、第一五五师团、第二二一师团、独立混成第115旅团、独立混成第116旅团及独立战车第7旅团,隶属于第一总军第十二方面军司令官田中静一管辖。

日军军车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野田谦吾的顶头上田中静一大将和杉山元元帅先后选择开枪自杀,但野田谦吾并没有步两个长官的后尘,而是率部向美军缴械投降,并出任东北军管区司令官,当年12月转入预备役,紧接着又出任东北复员监,负责东北军管区官兵的复员和遣散工作,战后经历不详,死于1961年11月28日。

野田谦吾曾著有《思出》一书,但题材和内容不详,由于他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仅担任联队长职务,因此在南京大屠杀诸多元凶中并不出名,因此也少有人提及他,而我撰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还原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让野田谦吾的名字钉在南京大屠杀的耻辱柱上,让历史告诫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