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社会 > 正文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2025-03-28 12:00 来源:促记网 点击: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境内的桃源县里,有着令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但殊不知早在1600多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就曾写下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也就是自那时候起,无数的人们都在寻找着这一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神奇之地所在、直至今日!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而常德、古称武陵,虽经过了历朝历代的更迭与世事无常的变迁,但武陵山的雄奇险峻与洞庭水的烟波浩渺却不曾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时至今日,常德还始终保有着胜于江南山水的秀丽和典雅于一身。并一肩挑起了自然、迷人、美丽似桃源仙境般的山水风光,更承载了让无数人为之魂牵梦绕“桃花源”之梦。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虽然年代久远且漫长,但恍惚之间如白驹过隙,似乎曾经消失殆尽的梦之憧憬又重归于现实。在洞庭之滨,在沅江河畔,诗人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之意境有如山涧清泉一般缓缓浸润着世人心灵。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也正是这里、常德的桃花源,也依旧如常的重现着青山、斜阳、古道以及秦溪流水福地洞天的原始生态风光和动人的景象......五柳湖水、平如镜面,泛舟摇橹于湖水之上、微恙之处涟漪四起。两岸绿柳如茵树影倒映,也就是从此时起,一番栩栩如生的桃源景象就此展现开来。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正如诗词中写的那样,沿着溪流一路前行,每到之处都无不彰显着恬淡与闲适的优美意境。眼前虽看不见武陵的捕鱼人,但静泊于岸边的渔船告诉我,渔人也许就在不远处。循着鸡鸣狗吠此起彼伏的声音寻找,愈来愈近且越来越清晰的则是更加鲜明、欢快的节奏,其中,还和着欢愉的笑声与叫声......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眼前穿着粗布衣裳、头戴斗笠的难不成就是传说中的武陵捕鱼人,而发出饶有节奏的声响,正是从他们手提、脚踏的竹制品与地面撞击发出的声音,经了解后得知,他们带着游客跳的,正是当地原住民经常表演和自娱自乐的一种方式、叫“竹竿舞”。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这个“竹竿舞”和黎族的“竹竿舞”有着很大的区别,黎族的“竹竿舞”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而桃花源里的“竹竿舞”自己一人在经过简单的熟悉之后,即可掌握。而相同的就是,这“竹竿舞”都能给人带来欢愉的笑声和在有节奏撞击声中呼喝出“ 嘿!呦嘿的叫声!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而正是这些原住民武陵渔人的出现,也正式开启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探秘桃源仙踪之旅。看着好像刚刚播种不久却已长出新绿的稻田中有一低矮的茅草房,从房子里冒出了袅袅的青烟,而房子周围除了低矮的灌木和小树之外,可以看见一丛高低错落的竹子露出了更加鲜灵的一抹青翠,竹枝婷婷摇曳在山谷中吹来的微风中沙沙作响......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而再次与看似原住民的武陵人偶遇让我了解到,这里的大多数人,他们既是景区的工作人员、也是表演者,且真的也是原本住在这里的村民,而且他们也属于少数民族,大多数人对于普通话,还不能清晰的表达和理解。但他们以自己习以为常的舞蹈,和悠扬的笛声来表达他们的热情与快乐!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而漫步在这秦人古村落之中,时不时就能碰到这些让游人们看似正在游走式表演,实则也是他们日常劳作的土著。没错,前面说过他们本身就是此地的原住民,在经过景区管理之后。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更好的保护起来,但日常的劳作与躬耕却依旧保持着。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在身着土著服饰躬耕劳作的同时,还能以原住民的外貌和身份为景区增添了独有的元素,更传承了地方的农耕文化与特色,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自古以来男耕女织是传统,而在桃源、“经年劳累在夫家,昼出耕耘夜纺纱,新岁娘家坐半月,飞针走线巧盘花”的古旧习俗早已不见,但桃源民谣却依旧流传,而“飞针走线巧盘花”的真实写照及技艺却也世代传承着。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桃源刺绣虽与举世闻名的湘绣不可同日而语,但几乎历经断代、甚至失传的桃源刺绣却带着古朴之美和元生态之美倔强的的传承了下来。有人曾经这样评价桃源刺绣,如果说“湘绣就像是一幅真实生活的画卷,那么桃源刺绣更像是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画卷,充满了童真与夸张。”而桃源刺绣更被世人誉为“东方的毕加索”!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而要细说起桃源刺绣起源于何时,却至今没有人能说的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桃源刺绣的繁衍与传承应该与汉文化和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而桃源县也正是桃源刺绣的诞生地,故有专家评述,传统桃源刺绣的针法体系,孕育出了“湘绣”,也正所谓桃源刺绣是“湘绣之母”的说法!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不过话说回来了,天底下有哪个少数民族不是能歌善舞、心灵手巧的!?就拿在这桃源仙谷般的桃花源来说吧,男耕女织的劳作场景随处可见,而时不时从幽谷中传来的山歌更是此起彼伏的动听和令人赏心悦目。虽然根本听不懂她们唱的是什么意思,但悠扬的曲调和时而高亢、时而缓和的韵律却无不触碰着每一个途径此地游人的心灵......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

和着歌声而来的,更是那妩媚动人的姿态,犹如在干渴的时候呷了一口轻浅飘扬的香茶,而回甘之后的那一瞬间,怎一个美字了得!其实,湖南常德的桃花源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虽然古人编织了这样一个一梦千年的“世外桃源”美梦,纵然桃花源已是一种情结,但最终在此得以实现。并在岁月的轮回中,依旧芳香嫣然,清雅出尘......

千百年前的田园印象,诗人笔下的避世绝境,芳草鲜美中探桃源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