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社会 > 正文

​1960年沈醉被特赦,享副部级待遇,与女儿团聚后父女二人过得如何

2025-02-13 21:58 来源:促记网 点击:

1960年沈醉被特赦,享副部级待遇,与女儿团聚后父女二人过得如何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中国的发展史上,我们可能最憎恨的组织之一便是军统,他们让我们的国家动荡,联合外敌,致使现在祖国还不能统一。

军统上级中,有非常出名的三剑客,他们令不少战士命丧黄泉,许多计划落空,使尽阴谋诡计。

我党频频被其陷害,虽最终识破其阴谋诡计取得胜利,但也损失惨重,三剑客其中一人便是——沈醉。

从军统上将沦落阶下囚

沈醉是湖南人,18岁就参加了军统,在特务处任职。

在28岁时便晋升成为少将军,在军统特务中,他深受蒋介石信任,年纪最小资格最老,常年混迹于军统之中。

沈醉虽在军统工作多年,但因他的年纪和职位,在军统中备受排挤,风头正盛时被毛人凤调往云南站担任站长。

刚刚上任,就接到毛人凤的来电,命令他处置中央陆军大学的校长。

沈醉接到通知后,立即就召集下属,商议此次任务如何实行,当天下午一直在办公室中密谈,准备策划一个缜密的计划,但正当他布置完毕准备休息时,他的母亲却闯进了他的办公室。

母亲对他这么多年的行为感到非常的气愤,指责他:

我一直以来教育你,你可以不做官,但要学会做人。

如今你是升官发财,但是你却杀死很多自己人,而且还有很多好人无辜死在你的手里。

如今你还要伤害你女儿的老师,如果真的让你实行成功,将来你女儿知道此事,你该如何回答?

沈醉虽十恶不赦,但对于母亲却十分敬重,母亲的指责,沈醉是听的进去的。

他一时感觉自责不已,幡然悔悟,立刻跪在母亲面前,表示:即便受到处分,也不去执行这个任务。

沈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既然与母亲达成协议便没去执行毛人凤所派下来的任务,最终暗杀计划未能执行也保住了一些爱国人士。

而沈醉不知道的是,母亲的劝导最终能救他一命,让他在新中国中有自己的一点位置,和家人团聚。

1949年,沈醉被卢汉扣押,此时的沈醉也已经看清了国民党的腐败,在被逮捕时并没有顽强抵抗,痛改前非,积极帮助中国共产党抓捕逃跑的特务,带罪立功。

沈醉参加云南起义,协助卢汉逮捕了昆明的大部分暗线。

有沈醉的加入,如虎添翼,很快就清理了云南地区,是国民党的计划没有机会实行,阻止了他们开展进一步活动。

沈醉甚至交代了两个潜伏组织,并且在审判时,态度也十分诚恳,他坦白的交代了自己在军统之中长期负责的行动,并一一交代了他所伤害的人士及自己的罪行。

他在狱中也表现良好,因此沈醉得到了我党的特赦。

沈醉没想到自己犯下如此大的错误,还能赦免他,他曾以为要一辈子在牢狱之中生活,没想到还有得到自由的一天。

此刻他才感觉到中国共产党的好,感慨万千说:国民党能把人变成鬼,但是共产党能把鬼变成人,他感谢共产党给的第二次生命。

沈醉被放出监狱后,周恩来还曾宴请过他,在席间对其表示说,共产党不计较你曾经的过失,只以人民的利益为主,只希望你在出狱之后能够做一些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周恩来的这番话沉醉深深的记在心里,在其出狱后也没有辜负周恩来对他的期望,他展开了自己的新生活,发奋读书,并且还出版了众多以自身为主角的人物传记。

在政治上,沈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加以悔改,但是他对亲人的伤害却是不可磨灭的,在他出狱后,亲人却都了无踪迹。

家人颠沛流离

当年国民党在大陆战败之后,人人自危,沈醉为蒋介石的部署也参与其中。

但蒋介石对下属从来都是存有警惕心的,即使在忠心的下属,也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信任,所以在临走时要求将各个高官的家人全部接到台湾。

沈醉清楚蒋介石的意图,便不愿意家人前往台湾,若是前去,他不能保证家人的安全,于是决定让妻子带着母亲和孩子去香港避难。

沈醉提前托关系找到几张机票,将其交给一个比较信任的伙伴托付其家人。

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所托非人,朋友在下飞机后便偷偷逃跑,扔下沈醉一家老小,在陌生的城市中无依无靠四处漂泊。

但幸好随身携带的家当不少,于是他的妻子便带着一家老小将随身携带的金银首饰,全部变卖才化解此次危机。

一家人在香港,期待着沈醉能够回来一家团圆,但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等待的却是沈醉牺牲的消息。

其实沈醉并没有牺牲,而是被逮捕入狱。

但是远在香港的家人并不知道此事,当时通讯设备没有这么发达,全靠书信传递,隐藏一个消息很容易,三人成虎,消息最终也被扩大。

在香港的家人听到后如同天塌下来一般,沈醉的母亲更是因为儿子遇难而郁郁而终。

妻子李艳萍始终不相信丈夫会突然死掉,于是决定让弟弟带着三女儿和四女儿去打探丈夫下落。

但是天道无常,家里接连的变故,致使原定计划改变,最后只能让有些痴傻的大女儿和小女儿跟着舅舅回到大陆。

三人刚刚回到大陆便碰到特务执行枪决,舅舅被当成潜伏在大陆的特务被抓捕,一时间小女儿和有些吃傻的大姐陷入绝望之中,回不到香港,只能暂时寄居在伯外公家。

寄居在别人家的日子总是不好过,两姐妹每天待在阴暗的房间里。

而且伯外公家条件并不好,为了养活两姐妹一把年纪还要去工作,在采石场中采石头,这个活又苦又累还拿不到多少薪水,养他们两姐妹实属费劲。

那段时间沈美娟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生活中,她每天早上醒来都要看看房间中有没有人,十分没有安全感。

看到周围没有人后,也会呼唤姐姐。但是有一天让沈美娟没有想到的是,她再次叫姐姐,姐姐已经不再回应。

当时沈美娟年纪小,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她只知道看到姐姐这样深感不适,这个场景在她多年之后仍留下很大的阴影。

接连的变故,让沈美娟大受打击,但也渐渐的意识到生活不应该继续这样颓废下去,于是她主动跟随伯外公外出活动,改变自己现在的生活状态。

渐渐的她就变得散漫,自由自在,面对其他人也不再害怕,甚至敢跟男孩子打仗,但也因此惹到了很多麻烦,还连累伯外公一起受罪。

即使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沈美娟也顽强的生长着,每天饥一顿饱一顿靠着伯外公的薪水读书上学,因此生活条件不好,所以沈美娟一直像个营养不良的小孩。

直到有一天,表舅拿着一张报纸,传来了父亲的消息,报纸上有父亲的姓名。

伯外公看到十分激动,但是沈美娟却没有任何反应就好像这件事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一样,报纸上死而复生的父亲,也并不是他的父亲一般。

在沈美娟的成长之中,从来没有父亲这一角色的出席,她四岁就跟随母亲去香港避难,在此之前也从来没有得到过父亲的关爱。

沈醉的工作很忙,所以与子女接触的时间并不多,而这十多年来,沈美娟更是跟随着伯外公摸爬滚打。

在沈美娟的印象中,伯外公比父亲重要的多,因为伯外公是她一直相依为命的人。

此时伯外公也看出了沈美娟不同寻常的平静,试探的问道,你不想你的爸爸吗?沈美娟想也没想的回答:我只想跟伯外公在一起生活。

伯外公听到这里拍了拍她的头,语重心长的与她说,伯外公老了不能一直陪伴着你长大去找你的父亲吧!

沈美娟听进去了伯外公的话,便决定寻找多年不见的父亲。

父女团聚,相依为命

沈醉杯特赦后一直希望能联系到家人与家人团聚,但他不知道的是,妻子接到他死亡的消息后,便认为他去世了,于是便带着孩子另嫁。

沈醉出狱后听到这个消息也表示理解,他也不像以前那样身居高位,多年的监狱生活,已经磨灭了他的脾气。

也非常理解一个,女子带着几个孩子在异乡生活的难处,没有丝毫的怨恨,只希望能够再见孩子一面。

但因为此事被台湾所知,妻子被威胁,为保家人的安全,只能放弃与沈醉的见面。

沈醉得到这个消息后,一瞬间像是苍老了许多,生活像是没有了希望,但此时他接到了沈美娟的来信。

看到小女儿的来信,沈醉十分激动,他在大陆上还有一个亲人,让他恨不得马上去寻找这个女儿。

为了能够与女儿见面,沈醉接得知消息的时候便开始节衣缩食,希望等到女儿到来时,可以带她去游览大好河山,去品尝北京的特色美食,陪伴女儿给她消失已久的父爱。

沈醉和沈美娟一直靠信件来往,在拿到父亲机的路费后,便开始收拾行李,踏上了前往寻找父亲的火车。

距离父亲越来越近,沈美娟的内心也不像往常那般淡定,反而越来越激动,对父亲充满了期待。

在沈美娟的意识里,父亲沈醉应该是一个儒雅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人,但是下火车后看到父亲却与自己的想象相差甚远。

但见到沈醉泪眼婆娑的望着自己,沈美娟也有些激动的喊了一声“爸爸”。

沈醉听到这句爸爸后眼泪便夺眶而出,曾经叱咤风云的军统三剑客之一,此刻因为能与女儿团聚而留下激动的泪水。

沈美娟刚刚见到阔别已久的父亲,又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一切都不适应。

父亲看出女儿的拘谨,于是每天都给他做饭,带着沈美娟到处去玩儿,想要弥补这个缺失多年的女儿。

父女二人一起平平淡淡的生活,沈美娟的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正常的上学念书。

但让父女二人产生隔阂的是,沈美娟上高中时,红岩小说的流行,书中对国民党反动派可以说恨之入骨,很多人读了这本小说的人,对国民党的态度都极其尖锐。

此时的沈美娟并不知道书中所写的军统特务头子就是他自己的父亲,沈醉。

后来沈美娟无意中从同学的口中得知这一消息,而此时学校已经将此事传到沸沸扬扬,很多人都知道了沈美娟的父亲便是书中的特务头子。

一时间沈美娟在学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从品学兼优的好孩子沦落到特务子女,而这场风波也让沈美娟在加入中国共青团和报考高考时纷纷落榜。

因父亲曾是国民党反动派,所以沈美娟上学之路走的十分不顺。

沈醉知道之后,他对沈美娟很抱歉并表示:即使我死了,你也改变不了现在的身份,但是我也不想外界如此的诋毁你,你并没有错,错的是父亲。

沈美娟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对父亲有什么意见,但是她不理解她从小离开父亲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为什么要承受这些诋毁与谩骂。

于是沈醉看到女儿如此煎熬,便跑到教育局去反映这个问题,但是今年的高考录取已经完结,沈美娟还是错过了这个机会,但是他可以继续参加明年的高考。

在沈醉的据理力争下,沈美娟得以重新参加高考。

但是此时的沈美娟心里已经产生一些扭曲,参加高考考上大学,目的已经不仅仅是让自己的学识更加丰富,而是想借着上学逃离这个家庭。

1978年,此时的沈美娟已经成家立业,沈醉的事件再次被翻起,中央部门发布公告,沈醉从一名特战犯变成了起义将领,并且享受副部级待遇。

而沈美娟也因为父亲而从特务头子的女儿变成了起义领将的女儿,生活发生了变化,政府也对沈美娟和她的丈夫进行了妥善安排。

而沈醉也因此获得了自由之身,可以去香港见阔别多年的老友与分离多年的妻子,最后他决定在香港安度晚年。

沈美娟虽然因父亲吃了很多苦,但也因父亲而享受到了一下待遇,多年的困局也已解开,一家人也生活得幸福美满。

沈美娟后来也成为了一名作家,并在写作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生活没有十全十美,我们会遭遇一些事情,最后也会守的云开见月明,这也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意义。

本文由“海洞鉴历史”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