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社会 > 正文

​开场要做“中国特斯拉”的游侠汽车,结局却是“ PPT 造车始祖”

2023-10-08 11:20 来源:促记网 点击:

开场要做“中国特斯拉”的游侠汽车,结局却是“ PPT 造车始祖”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8 年,外媒报道称,中国有超过 487 家电动车制造商。

这一数字何其恐怖,如今拥有百年历史的传统老车企不过 25 家,中国的造车历史也不过 67 年,却有近 500 家电动车企如雨后春笋一般爆发。

到了 2023 年,根据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透露,正常经营的新势力车企,仅剩 50 家左右。今年倒下的车企有很多,同时也有不少新品牌萌芽。除了已经狠狠对标理想汽车的极石汽车外,即将上市的极越也是一匹黑马。

话说新品牌的名字也越来越同质化了,不带个 " 极 " 或者 " 越 " 都不好意思叫新势力 ......

怀揣着同样的梦想,造车新势力们一拥而上,一头扎进风口之中,争做市场的掌上明珠。但在越来越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车企发生什么事,今天 " 开业大吉 " 明天 " 溜之大吉 " 之类的事情一点也不稀奇。

我们报道过许多已经 " 长眠 " 的造车新势力,这一次的主角同样称得上 " 元老 " 级别。

敢做最大的梦,却做不出最好的车

与梦想走不到一起的现实,是造车行业应有的常态。

2014 年,80 后创始人黄修源用先进的理念和精美的 PPT,成功拿到了 300 万元的融资,并组建了一支规模不到百人的团队,开始了自己的造车生涯,这也是他的第五次创业。

黄修源的造车灵感与影视剧密不可分,在少年时代,他被一部名为《霹雳游侠》的美剧深深吸引,男主拥有一辆名为 "KITT" 的 AI 跑车,它有自主意识,可以全天候自动驾驶,随意切换任意车型,内置的高度人工智能几乎无所不能。他创立游侠汽车,大概就是希望将自己儿时的梦想变为现实。

现实中的游侠汽车,还有着 " 中国特斯拉 " 的惊人名号。

2015 年,正当蔚小理还在萌芽之时,一款名为 " 游侠 X" 的电动概念车正式在北京太古里的一个大厅中正式对外展出。展厅内外人头攒动,许多人都迫不及待想要看一眼属于中国电动车的未来。按照黄修源的说法,游侠 X 是要做 " 平民版 " 或者 " 中国版 " 的特斯拉。

在 " 复制 " 特斯拉的同时,游侠 X 还搭载了基于 Android 5.1 打造的 KITTOS 交互系统,可以跟车主直接进行对话,并提供交通信息提示。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车内氛围、模拟引擎声浪等,这在当时已经十分先进。

" 未来这些都会有的 ",黄修源在发布会上,画足了大饼,给足了消费者和投资者们信心。

人气赚足了,但距离游侠 X 正式量产还有两年时间。" 画大饼 "" 提前预售 " 之类的期货概念,早已在 8 年前植入了造车新势力的灵魂之中。

尴尬的是,没过多久,游侠 X 的 " 真实身份 " 就被扒了出来。有媒体发现游侠 X 的外形和参数与特斯拉 Model S 高度相似。发布会 PPT 中显示的性能参数,只是游侠汽车研发团队的 " 预想 " 标准,并不是试制车型的实际参数。

《第一财经报道》曾报道称,黄修源带领团队另辟蹊径,造车初期买了一辆现代燃油车和一辆特斯拉,经过拆解和改造,硬是 " 拼 " 了一款车型。

" 游侠汽车成立之初,最大的开支应该就是买了一辆特斯拉 Model S,和请钣金师傅纯手工打造的外壳 ",这是网友对游侠汽车的调侃。" 光说不练假把式 ",也让游侠汽车的舆论一下子倒向 PPT 造车这边,这在当时缺乏直接竞争对手的新能源市场,也是一个大笑话了。

游侠汽车公关部人士表示,他们拆解的特斯拉底盘仍然在车间里。虽然这款车外观上有相似的地方,其实很多地方是有着 " 差异 " 的。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也完全是在内部实测后得出的。

公关部人士的说法,更像是给游侠汽车的 " 套娃 " 找理由,尽管拆解改造这件事并未坐实,但以当时游侠汽车的资金体量来看,不到 2 年就有新车落地," 拿来主义 " 应该是最靠谱的解释了。

也有人认为,黄修源只是想做个梦,并没有打算把造车这件事认真贯彻下去。

一度换帅,但没能跨过资金、资质两座大山

没有足够的钱,拿不到生产汽车的资质,就没有踏进汽车制造行业的资格。

蔚来 CEO 李斌曾说过,一家电动车企业走到量产至少需要 200 亿元。黄修源当然是知道汽车制造水深,凭借早期几千万的融资压根没法让游侠 X 量产变成现实。在融资即将耗尽前,游侠汽车当务之急是找到更多的融资,又或者是找到一个 " 好骗 " 的接盘手。

通过一系列的自降身价和高超的画饼能力,黄修源将游侠汽车 90% 的股份出售给 " 接盘侠 " 卫俊,而他自己功成身退,享受财富自由的人生,但这至少是 2016 年之后的事情了。

看看,梦想这玩意只是拿来打动消费者和投资人的话柄,财富自由才是真正的人生目标。

而卫俊出身于拓工业集团,有着多年的工业级电力电气自动化研发制造经验,和专注汽车制造的游侠汽车简直不要太合适。他认为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机会巨大有望诞生两三家年销 200 万至 300 万辆、估值达到 3000 亿美元以上的本土汽车企业。

他的加入,使得游侠汽车在资本搭建、人才招募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打通了各家供应链体系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完成了累计 50 亿元人民币的两轮融资,并对外宣布在湖州投资 115 亿元建立超级工厂,预计年产量为 20 万辆。

按照游侠汽车当年的规划,首款量产车游侠 X 于 2019 年第四季度发布,并在 2019 年内实现交付。

换帅之后的游侠汽车看起来有精气神了许多,游侠 X 的量产工作马上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此之前,游侠汽车还是一家被传解散的造车新势力,累计融资仅有 12.2 亿元,还不到李斌口中造车门槛的一个零头。

和部分造车新势力不同,游侠汽车开局就打算走自建工厂的道路,看似很美好,实际上仍然是一地鸡毛。自从 2018 年高调融资和一阵对外宣称外,游侠汽车的 2019 年并没有让人们看到任何实质性进展,最后的结果就是不了了之,造车工厂更是陷入烂尾的境地。

背后有还是经典的两层原因——钱不够、资质拿不下来,这也是让许多造车新势力折戟市场的主因。梦想着做 " 中国特斯拉 " 的游侠汽车,游侠 X 只停留在梦想,唯一的量产车型还是一辆 " 老头乐 "。

谁都想造车,但不是谁都能成功

很显然,即便卫俊再有本事,靠着一辆 " 模型车 "、一堆研发数据,也没办法将游侠汽车带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神坛,就连活下来都是几经波折。强撑 6 年,吸金超百亿,游侠最后还是没有摆脱 PPT 造车的命运。

造车就是这样,不是砸钱就能做,也不是说做就能做到。

一家健康的车企,有稳定且上升的销量、精准的产品定位和对应的用户群体、现金流稳定、有足够的生产规模,并且对供应链把控有一定的能力。对于只画饼不造车的、融资账目造假之类的假大空车企,没有办法在这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中活下来。

5 年间,淘汰了 400 多个国产电动车企,足见市场是残酷的,它不会为没有准备的新人提供生存空间。如今凶狠的价格战连家大业大的传统车企都狼狈不堪,新品牌如果不具备以上的几点,就像一棵没有根的树,一吹就倒。

新能源市场不会停下洗牌的脚步,下一家走向 " 电车坟场 " 的,又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