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 正文

​鄢城之战简介(奠定中华文明的大事件鄢城之战)

2023-04-10 10:23 来源:促记网 点击:

鄢城之战简介(奠定中华文明的大事件鄢城之战)

渑池之会: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十九年),赵惠文王在上大夫蔺相如的陪同下与秦昭襄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会面。

公元前279年至公元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大败楚军,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国这次攻打楚国,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其一,从外交上,秦国与东面的赵、魏、韩三国都已会盟。尽管秦国不太守规则,对盟友也出手,但秦国用这种又打又拉拢的手段把赵、魏、韩三国收拾得服服帖帖。没有了东面的顾虑后,秦国可以集中力量来对付楚国。

鄢城之战简介(奠定中华文明的大事件鄢城之战)

其二,在军事上,秦国已经在鄢郢之战的前一年占领了楚国西部的大片土地。秦军可以沿汉江、长江顺流而下,多条路线进攻楚国。

渑池会后,秦国立刻大举进攻楚国。

秦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大良造白起率领,顺汉江而下,直取楚国陪都鄢(湖北宜城西南);另一路由蜀守张若率领,沿长江顺流而下,攻取巫、笮、黔中三郡,使楚国不能两头兼顾。

白起一路进展顺利,很快打到了鄢。

鄢是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北)的重要屏障,所以楚国在这里安排了重兵把守。白起以杀人魔王著称,所以攻势凶猛,但楚军顽强抵抗,秦军久攻不下。白起觉得秦军孤军深入,不适合打持久战,于是打算利用夷水(今清江,长江支流)灌城。

白起在鄢城西边百里处筑堤,建成一座水库。然后修了一条直达鄢城的长渠。水库蓄满水后,开堤放水,淹了鄢城。鄢城百姓被淹死几十万,鄢城的东北角也被水泡破了一块。秦军趁势攻进城去,占领了鄢城。

鄢城之战简介(奠定中华文明的大事件鄢城之战)

鄢城一战,楚军主力遭受惨重打击,损失数十万兵力。这时,张若率领的另一路秦军也在长江上游取得了胜利,楚军被两头牵制。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休整部队,补充好兵员之后,乘胜进一步发起进攻。秦军先是攻占了西陵(今湖北宜昌西),截断了长江线,掐断了楚国都城郢与西面军的联系,然后攻打郢。郢很快被攻破,楚顷襄王逃走,并把都城迁到了陈(今河南省淮阳县)。秦军大获全胜,白起因战功被封为武安君。郢成为秦国的南郡。

鄢城之战简介(奠定中华文明的大事件鄢城之战)

此战之后,楚国从此失去了与秦国争雄的实力。不过秦国并没有趁机置楚国于死地,而是与楚国讲和,然后集中力量对付赵、魏、韩。

从楚国这边来看,战败也是必然的。因为楚项襄王骄奢淫逸,不理国政久矣。在三四年前,楚王就曾卑躬屈膝地向秦王求过和,还从秦国接回女人来宠幸淫乐。楚王还宠信奸佞,如子兰、子椒等,这些人收受秦国的贿赂,专给楚顷襄王出馊主意。而像屈原、庄辛这样励精图治的忠臣,则被冷落。

郢都陷落后,楚顷襄王也曾有所悔悟,把逃到赵国的庄辛请了回来。庄辛以“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来劝谏楚顷襄王,楚顷襄王听后承诺痛改前非,封庄辛为阳陵君辅佐自己。

楚项襄王在庄辛的辅佐下有所改善,楚国国力得到稍微恢复,甚至收复了一些失地。但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楚顷襄王依然骄奢度日,偏安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