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 正文

​科摩罗有多少中国人(香料之国仅有一二百名华人)

2023-04-07 11:52 来源:促记网 点击:

科摩罗有多少中国人(香料之国仅有一二百名华人)

10月1日,国庆,对于置身异国他乡的人来说,这一天,他们都会想念着祖国,思念着家人。

作为广西第11批援非医疗队的一员,这一天,黄今肇和9名队友在非洲大陆科摩罗参加庆祝祖国的生日活动外,还翻看着存放于手机里的儿子的相片,思家之情特别浓烈……

9月30日及10月1日,记者通过微信与黄今肇联系,听听他讲述援非的点滴故事。

一|“香料之国”的华人,多是援非的国有人员

2016年11月24日,经过15个小时的旅程,广西10名援非医疗队到达位于莫桑比克北端海岸的科摩罗,这是广西第11批援非医疗队,黄今肇就是其中的一名援非医生。

黄今肇就职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医疗队里唯一的一名麻醉师。

只在电视上对非洲大陆有过耳闻的黄今肇,怎么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一名援非医生。“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如今我来援非,也算延续了祖辈留下来的美德吧。”黄今肇说。

科摩罗被誉为“香料之国”,由四个群岛组成,官方语言为法语。当地的华人比较少,仅有一二百人,基本上都是各大国营企业的援非工作人员。

科摩罗有多少中国人(香料之国仅有一二百名华人)

黄今肇与当地医生在一起。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黄今肇被安排驻扎在埃尔马鲁夫医院。该医院是一家国立医院,但医疗条件和设备异常落后。很多医疗设备都是各国援助捐赠的,因为破旧很难产生辅助作用,给医疗工作带来困难。

科摩罗的官方语言是法语,虽然出国前培训过一个多月,也只是掌握了简单的日常用语,翻译也不能时常陪在身边,他工作时不得不“先做”,或让当地医生先“示范”一遍。

二|当地的医疗人员素质让他吃惊

埃尔马鲁夫国家医院医疗人员严重不足,仅有一名麻醉师和6名麻醉护士。这对于援非医生来说,不仅工作量大,语言不通等问题,都成了日常工作中的挑战。

该医院有很多当地医生是在中国或其他国家受训过的,但医疗水平还是落后国内很多。因为长期在国内严格的环境下工作,刚到该医院上班的黄今肇,对医院的无菌意识特别不习惯。

有一次,黄今肇正进行一场阑尾炎手术。国内医生做手术时用过的纱布,都会放在特定的地方,方便清点数量。

科摩罗有多少中国人(香料之国仅有一二百名华人)

黄今肇与当地医生在一起工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当地医生似乎没有这种意识,纱布都是随地扔,等到清数时才满地找,我还看见一个护士在用手翻了垃圾桶后没有进行任何清洁处理又触摸了干净的纱布和仪器,这样很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对手术病人十分不利。”黄今肇说,那场手术下来,他才对当地医疗人员的工作习惯和态度有所了解。

三|“不到最后一分钟,我们中国医生都不会放弃抢救”

让黄今肇对当地医疗人员的工作态度震惊的还有一次:当时,他和该医院一名麻醉医生共同负责一场手术,只是一场很简单的手术,可能是病人年龄比较大的缘故,手术过程中病人的失血程度,竟然达到6000多毫升,已超出了正常血量。

随后,该医院麻醉师宣告放弃抢救——而此时,病人的心脏还没有骤停。

只要有一线希望,都不会放弃。在黄今肇的坚持下,他才跟主刀医生一起挽回了一条生命。当地医生十分钦佩,称中国医生有“起死回生之术”。事后,他跟当地医生说:“没有到最后一秒钟,我们中国医生都不会随意放弃抢救生命的。”

此后,凡是看见不合理的地方,黄今肇都会认真指出,因为他觉得严谨是作为一名医生时刻谨记的态度,同时这么做也有利于提升当地医疗水平。

四|青蒿素助科摩罗控制疟疾疫情

很多到过非洲的中国人,几乎都遭受疟疾的威胁。这一点,黄今肇觉得自己十分幸运,这个在国内几乎灭绝的传染性病在科摩罗也十分罕见。

他介绍说,首先得益于科摩罗的优越地理环境,其次是屠呦呦的青蒿素在抗疟医疗队的使用下,让当地的疟疾得到了控制,这让很多在科摩罗的中国人都感到十分自豪。

科摩罗有多少中国人(香料之国仅有一二百名华人)

工作之余,黄今肇与当地医生在一起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临近国庆,黄今肇给记者发来了儿子看自己新闻报道的视频。转眼间,他已经在科摩罗工作了10个多月,马上到了合约结束的时间,但他和队友还没有确定归程。

“只要科摩罗和祖国需要,我们都会专心为科摩罗服务,发扬中国精神。”黄今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