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社会 > 正文

​《双面胶》原著:丽娟的悲剧不是因为嫁了个凤凰男,而是另有原因

2025-03-21 19:53 来源:促记网 点击:

《双面胶》原著:丽娟的悲剧不是因为嫁了个凤凰男,而是另有原因

《双面胶》原著结尾,胡丽娟不是离了婚,而是被丈夫李亚平激愤之下,家暴打死。丽娟的悲剧根源不是因为嫁了个凤凰男,不是因为婆婆来了,而是因为她本身性格和父母的原因。

丽娟这个女孩,纯真善良耳朵根子软,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拐弯,像所有从小长在温室里的小花朵一样,对人没有一点点防备,被凤凰男李亚平随意摆布而不自知,她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了挖娘家老底上,而且一挖一个准,从无败绩。

娇养的女儿不知人间疾苦,对父母不知感恩,随意地要挟母亲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在女儿家事的处理上,也有不当地方,给“有心人”钻了空子。

一、外地小伙亚平,无房无车无存款,他怎么“抱得美人归”?

丽娟要嫁东北小伙李亚平,父母最开始是不愿意的。因为亚平父母都是牡丹江市的普通退休工人,家里条件不好,亚平大学毕业,自己在上海打拼,这条件,放在大上海,那可太不起眼。

亚平的优点是长得帅,性格好、听话。原著里胡丽娟这样对妈妈说:

我最喜欢他的性格,一点不小家子气,不像有些上海男人,整天追在屁股后面大事小事都要问,连卫生巾都塞到老婆包里......一点不男人。我手机放在他那里,要是有男人找我,他只会递过来,多一句都不问。自由,自由你懂不懂?这样的男人到哪里找?再说了,人家亚平的确帅嘛!带出去好台型哦!跟陆毅似的!我也面上有光呀!”

你看,在丽娟的择偶标准里,长相好、性格好、听话是主要指标。她不知道,这些都是浮于表面的,是最可能伪装的。多少人是“婚前温柔似水,婚后凶神恶煞”、“婚前指哪打哪,婚后指哪都不动”。

衡量一个男人好坏,最主要的是正直、勇敢、有底线,丽娟中意的这些因素都只能作为加分项,不是必考题。

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选择结婚对象那得慎之又慎,只关注花里胡哨的外表,不注意考察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不听父母意见任性妄为,这是父母教育的失败啊!

在母亲明确的反对下,胡丽娟抛出了”杀手锏”。

“断掉没问题。你养我和外孙就行了。”丽鹃眼皮都不眨地边看电视边嗑瓜子。

父母儿女的战争,父母从来都不会赢。因为这场角逐,谁爱得深,谁就会最先“缴械投降”。

二、给女儿买房出了10万首付,胡丽娟父母犯下大错。

丽鹃就这样顺顺利利地嫁掉了。口袋里还拐带来爹娘加哥哥凑的结婚钱10万。当然,肚子里那个小的是骗她娘的。等娘醒悟过来的时候,丽鹃证也领了,首期房款也付了。一切都木已成舟。

结婚成家,丽娟在父母哥哥赞助下,买了“东头六复七楼的大房子”,首付15万,娘家倒贴10万,婆婆赞助了2万。就是这2万块钱,给日后的婆媳矛盾埋下了隐患,落人口实。

在买房这件事上,我觉得丽娟父母极其不明智。

一对年轻人一无所有,一穷二白,张嘴就要在大上海买房,有啥底气?父母辛辛苦苦一辈子加上哥哥的钱,才凑了10万,这钱是给女儿的压箱底钱,以备婚后不时之需。

这钱都被丽娟拿去买了房,这是亚平的主意?还是丽娟的主张?买房在父母眼皮底下,父母可曾参与意见?问没问过她买那么大的房子,准备多少人住?准备每月还多少贷款?

在这件事上,我认为丽娟父母,存在重大过失。虽说这个女婿是女儿自己选的,但父母尽没尽到考察义务?在放心把女儿交给他的同时,有没有想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万一女儿所嫁非人,这套房子岂不成了女儿婚姻不幸的“加速器?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丽娟父母,一味的顺着女儿心思,无形中纵容了亚平一步步的索取。

三、丽娟说话不过脑子,只图发泄情绪,自己痛快,丝毫不考虑别人感受。

丽娟第一次挨打,就是因为口无遮拦,发泄情绪,被亚平掐着脖子差点掐死。

在得知公公所在的工厂不给报销医药费,自己借母亲的30000块钱没了着落,丽娟急眼了,开始大吵大闹,甚至要和亚平拼命,指着亚平脑袋痛骂。婆婆看不下去制止丽娟,丽娟肆无忌惮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你自己丈夫生病了,叫你卖房子还不舍得,别说那房子有你丈夫一半的钱呢!笑里藏刀,口蜜腹剑,最毒的就是你!你整天除了在你儿子面前讲我不好,你还能干点什么?你丈夫生病,钱还是我妈出的!我告诉你!要讲做人的资格,我们家哪个都比你强!我要不是看你是亚平的妈,我早把你给扔出去了!而且我也打算以后跟你学,你儿子生病的时候,我就把他扔医院里让他等死。他是怕什么呀!我还好改嫁!这房子我也不会卖的,留着以后招人进来住!

这话是为人儿媳能说的吗?这点上,丽娟完全复制了自己妈妈的尖酸刻薄,“丽鹃的娘是典型的上海小市民,弄堂里泡大的,满口脏话,即便是表达内心的喜欢,也用些不入耳的字”。

父母真是儿女的第一任老师,这样的母亲,能教出文文静静的女孩吗?你能指望丽娟知进退,明事理吗?

甚至在婆婆险些摔倒时,丽娟还意犹未尽地加了一句:“想死往前倒!摔沙发上又跌不疼!”你说,任何以一个有血性的男人听到这样的话,会无动于衷吗?

“穷寇莫追”,不要痛打落水狗,有理也要让三分,一味的逞强好胜,嘴不留情只会给自己带来祸端。

果然,在原著结尾,丽娟大放狠话,招来亚平痛打。丧失理智的亚平在母亲“使劲打!打死她!打不死她不松手!”的声声助威下,放开力气,像建筑工人砸石头一样放拳打下去,一拳又一拳,打得丽娟“七窍流血,浑身瘫软,像面袋一样没有筋骨”,生生丢了性命。

四、亚平有错,丽娟的悲剧本来也可以避免。

的确,李亚平是一个凤凰男,对父母无限感恩,对岳父母的付出不屑一顾。“我穷我理直,我弱我气壮”。买房自己父母出2万虽少,但我父母已拼尽全力;女方家出10万,那只是你家总资产的九牛一毛,你闺女也在这房子里住,你出钱理所应当,不值一提!

亚平与原生家庭没有界限感,抱着大家庭大家族的家庭观,把父母、兄弟姐妹看得比老婆孩子重要,以救世主自诩。为怕姐夫下岗,不惜使“美男计”以高额利息说动丽娟回娘家借钱;不考虑实际财力,不惜一切代价给他父亲治病,被无良医生过度治疗,自己也陷入无钱看病的危机。更别提性格冲动,见不得父母受委屈,听母亲的话对老婆大打出手。

亚平本身品性有问题,这无可质疑。

丽娟呢?迷失在爱情深处,对此一无所知,没有丝毫防备,简单地以为自己找到了重情重义的白马王子,甚至在第一次被家暴险些被掐死之后,在对方甜言蜜语的攻势下,没心没肺的怀孕产子,与对方一家人更深得捆绑在一起!结果不光自己丢了性命,还连累母亲中风无钱医治,娘家人财两空。

丽娟的悲剧,是自身性格的原因,也是父母教育的失败。这个悲剧给所有女孩择偶嫁人敲了警钟:

生活的细枝末节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本质,一件小礼物,一个电话,所有的行为都出自本心,体现远近亲疏。

姑娘们,睁大双眼,仔细观察,不要被甜言蜜语蒙住了心窍,世上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