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社会 > 正文

​曾涉职务侵占遭刑拘,睿智医药前董事长胡瑞连回归,公司能否走出多事之秋?

2023-12-27 10:56 来源:促记网 点击:

曾涉职务侵占遭刑拘,睿智医药前董事长胡瑞连回归,公司能否走出多事之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王健文

12 月 25 日,睿智医药公告称,将补选 WOO SWEE LIAN(胡瑞连)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若此份提案能够获得股东大会通过,则意味着胡瑞连这位直销 " 老将 " 将再次回归公司董事会。

2021 年 1 月,胡瑞连曾获任睿智医药董事长。但上任不到 3 个月,他就卷入一宗股权纠纷事件,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刑拘。同年 11 月,胡瑞连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

但此后,睿智医药管理层动荡不断,业绩表现也持续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曾一度被公司寄予厚望的胡瑞连,又能否带领公司走出困局?

管理层持续动荡,前董事长重归董事会

12 月 25 日,CRO/CMO 公司睿智医药公告称,经公司股东 MEGA STAR CENTRE LIMITED 提名,公司将补选胡瑞连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而对于睿智医药而言,胡瑞连并非新面孔。早在 2021 年,他就曾经担任过公司董事、董事长。

在公告中,睿智医药也表示,公司股东提名胡瑞连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的原因在于,胡瑞连曾担任过公司董事、董事长职务,鉴于其熟悉公司相关业务、具备丰富的公司管理运作经营经验。

此外,在今年 12 月 1 日,睿智医药董事长曾宪维辞去了董事、董事长等职位,目前公司董事长职位空悬,由董事樊世新代行职务。

就未来胡瑞连是否会重新担任公司董事长,未来公司经营策略是否会因此产生新变化等问题,蓝鲸财经也联系了睿智医药方面进行求证。对此,公司方面表示,胡瑞连的任命尚待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未来若有新的情况,公司会及时通过公告披露。

睿智医药官网显示,胡瑞连是一位马来西亚华侨,在大健康行业经验丰富,是完美中国、美年大健康等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彼时,睿智医药管理层对胡瑞连寄予厚望。在 1 月 22 日睿智医药董事长就任仪式暨恳谈会上,惠欣曾表示," 因为有胡瑞连的鼎力相助,睿智医药才有了今天如此广阔的平台 ",而 " 睿智医药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补齐品牌营销方面的短板,这对公司的未来、对赢得市场认可具有重要意义 "。并表示,他与其他董事会成员将 " 以最赤诚的心选举胡瑞连出任睿智医药董事长 "。

不过,在继任董事长后不到三个月,2021 年 3 月 17 日,胡瑞连就因卷入其个人投资的吉林吉福参生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纠纷,涉嫌职务侵占被公安机关采取了刑事拘留强制措施。虽然在当年 3 月 30 日,胡瑞连就已经取保候审,重新开始履行董事长职务,但在当年 11 月,胡瑞连还是递交了辞呈,辞去了公司董事长职务。

此后,睿智医药管理层持续动荡。在胡瑞连辞任后,公司董事、总经理曾宪维上位新任董事长。同日,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梁宝霞辞任。此后,2022 年 10 月,公司董事、CEO 华风茂因个人原因辞职,此时距其上任时仅过了约 1 年 3 个月。

2023 年,公司两任 CFO 夏丹樱、王奎先后辞职,此外,证券事务代表李宏辉、副总裁曾宪放、独立董事张继国、董事长曾宪维同样先后离任。

业绩下滑行业趋冷,公司未来何去何从?

在睿智医药管理层持续震荡的背后,是公司的业务发展与业绩表现的长期低迷。

睿智医药的前身为量子高科,2010 年,量子高科在创业板上市。当时公司主要经营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等益生元产品。不过,上市以来,公司的业绩始终不温不火。

但在 2017 年,量子高科却抛出了一则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以 23.40 亿元的价格收购 CRO/CMO 公司上海睿智化学研究有限公司(下称 " 上海睿智 ")100% 股权。2018 年 6 月,这笔交易最终尘埃落定。量子高科以 21.44 亿元的对价(其中包括 9.04 亿元现金及 12.41 亿元对价的股份)收购了上海睿智 90% 的股份。

彼时,正处于 CRO 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而作为成立于 2003 年的老牌 CRO 公司,上海睿智在行业内的竞争力颇高。是国内少有的拥有生物药、化学药临床前 CRO 及 CMO 全流程服务能力的公司。

与量子高科相比,上海睿智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营收情况都相对较高。公告显示,截至 2016 年末,上海睿智的净资产为量子高科的 309.15%,而当年上海睿智的营收也为量子高科的 333.99%。

在收购完成后,量子高科随即更名为量子生物,并于 2020 年 9 月更名为睿智医药。且自 2019 年 6 月起,上海睿智实控人惠欣也代替曾宪经,成为了公司的董事长。

虽然从过程上看,这笔 " 蛇吞象 " 的交易较为类似借壳上市。不过,彼时创业板禁止通过借壳上市,或也因此,这笔交易部分通过现金完成。在交易完成后,量子高科的实控人仍是曾宪经、黄雁玲夫妇,未发生变化。

但在重组之后的几年间,睿智医药的业绩表现却逐渐降速。2018 年至 2021 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 9.97 亿元、13.28 亿元、14.82 亿元、16.91 亿元;而净利润则分别为 1.60 亿元、1.36 亿元、1.54 亿元、-4.02 亿元。期间,公司虽然实现了营收增长,但利润表现却整体下滑。

而在此期间,上海睿智对上市公司作出的业绩承诺也未能完成。在资产重组时,上海睿智曾承诺,2017-2019 年,公司将累计实现净利润 5 亿元,2020 年将实现净利润 2.39 亿元。但实际上,2017-2019 年,上海睿智的净利润约 4.91 亿元。而 2020 年公司的净利润仅为 1.65 亿元。

对于 2021 年公司业绩转亏,睿智医药解释称,这一是受公司计提了 3.68 亿元的商誉减值影响,二是由于大分子生物药 CDMO 业绩不及预期,且研发投入、财务费用等均在大幅增长。

也正是在这几年间,睿智医药与其他头部 CRO 公司拉开了差距。2016 年,上海睿智的营收为 8.64 亿元,与之相比,泰格医药的营收为 11.75 亿元,而康龙化成的营收则为 16.34 亿元。而到了 2021 年,睿智医药的营收为 16.91 亿元,但泰格医药、康龙化成的营收则分别增长至了 52.14 亿元、74.44 亿元。

而在 2022 后,睿智医药的处境更加艰难。从业绩上看,2022 年以来,公司的营收也开始出现下滑。2022 年及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分别为 13.27 亿元、8.46 亿元,分别下滑 21.54%、18.02%。2022 年,公司净利润虽然转正,但这主要是受公司出售旗下多家子公司股权影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2022 年及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净亏损分别为 6.07 亿元、0.49 亿元。

从行业角度上看,2022 年来,CRO 行业逐渐趋冷。据动脉橙产业智库统计,2022 年,国内 CRO 行业融资总额仅约 8.74 亿美元,同比下降 69%。而这也导致了 CRO 订单量的下降。对于睿智医药而言,想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转业绩表现或更加艰难。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胡瑞连的归来能为公司带来哪些改变,仍待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