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生活 > 正文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怎么样?

2024-01-11 19:02 来源:促记网 点击:

在民国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怎么样?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中国走向共和制度时把政权平稳的交给了中华民国,而清朝皇室也得到了优待。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是袁世凯,他曾当过北洋通商大臣,所以他训练出来的新军也就叫北洋新军,由于袁世凯后来的历任者大都出自北洋系,所以民国初的政府叫做北洋政府,这也是国际上普遍承认的中国合法政府。不过民国也是乱世,虽然政权交到中华民国手上时中国的领土没有被分裂,但这也只是形式上的统一,在袁世凯死后民国就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时期,整个中国都战火不断。那么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怎么样呢?

在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了短暂的资本主义春天,这一时期中国的民营企业兴起,国内工业增长也很迅速。而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方面,尤其是面粉行业和棉纺织行业,还出了荣宗敬这样的面粉大王和穆藕初这样的棉纱大王。这些行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国内产业的基本格局。不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就结束了。在世界各强国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快完成时,中国还在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还在扩大。

在北洋军阀统治结束后中国的合法政府成了南京国民政府,中国又迎来了“黄金十年”的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增长率每年都保持着一个较高的水平,电力工业和煤炭工业增长迅速。而那时中国人虽然穷,但整个国家的经济体量还是不错的,毕竟能武装几百万的士兵,那国家是得有钱的。但是这十年中国依旧是发展的轻工业和商业,重工业依旧很薄弱,只有东北的重工业发展的比较好。

中国在黄金十年的GDP增长率每年都在8%以上,轻工业水平也排在世界第六,如果这么发展下去中国势必会崛起,但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中国的发展。据统计在抗战前的1936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259亿法币,相当于77亿美元,当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37.9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两倍。中国能有这样的经济水平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日本明治维新后一直在和平发展,而中国在袁世凯死后就陷入混乱,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统一后才能安心发展,所以在抗战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能超过日本的一半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国民党统治者却并不关心普通民众,只想着自己敛财,到1948年中国经济已经接近崩溃,通过膨胀及其严重。

国民党逃走后留给我党的是一个贫穷、落后,几乎没有重工业的农业大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终于能在相对和平的年代搞发展,奋起直追世界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