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 > 正文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中秋节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由于什么?

2023-09-03 03:18 来源:促记网 点击: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中秋节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由于什么?

中秋节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由于什么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 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 “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 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 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中秋节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由于什么

中秋节玉兔月饼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的来历

1、据说,中秋吃月饼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们民族拜月的仪式。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都在演绎着农业时代人们对月亮的崇拜。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那时还有卖兔儿爷的,现在早被米老鼠和樱桃小丸子取代了。

2、传说到了唐代,月饼还不叫月饼,因馅中有核桃芝麻的舶来品而叫做胡饼,是杨贵妃中秋吃饼赏月时,一时心血来潮说就把它叫做月饼吧,便讨好一般把月饼的冠名权归于了杨贵妃。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其实,我国最早出现月饼的文字记载,是出于苏东坡的诗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也就是说从宋代时起,月饼才渐渐大行其市,并且多了团圆的含义,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到了清代,有竹枝词写道:“红白翻毛制造精,中秋送礼遍都城。”到了民国,有北平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节,家家户户把月饼切,香蜡纸马兔儿爷,猜拳行令同赏月。”可以想见,在岁月的更迭变迁中,月饼曾怎样的辉煌与深入人心。

3、于是,水到渠成一般,传到我们这一代,中秋理所当然要吃月饼,只是它早已失去了祖先们纯真美好的想像力和对大自然质朴而敬畏的亲和力,成了一种惯性而机械地存在。

4、我们中国的节日从来都是和吃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要吃粽子,这和我们国家几千年是农业社会有关,所有节日的吃食,都是对大地的亲近。春节、端午和中秋,是中国传统的三大节,吃月饼自然就变得重要起来。

中秋节玉兔月饼由来

中秋节吃月饼是为了纪念李白吗

秋节吃月饼是为了纪念李白嘛,不是纪念李白

为什么八月十五中秋节要吃月饼有什么原因或传说吗

八月十五有叫中秋节,最早关于中秋节的记载来源于《周礼》,史籍记载,魏晋时分“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是最早的中秋庆贺仪式的雏形。后唐朝初年,“八月十五中秋节” 成为固定的节日,被记录在《唐书·太宗记》。当时的中秋节主要是庆祝秋天的丰收,及人们对来年再丰收的美好愿望。到了宋朝时,元人侵犯我中原,全国各地到处都是胡子,为非作歹,横行天下。老百姓忍无可忍,就写下纸条“杀鞑子”藏在月饼里,利用过中秋节时互相传送,到了月亮升起来时一起将“鞑子”消灭干净。后来,百姓为了纪念这个事件,每年的八月十五,就制作了月饼吃,让子子孙孙永远搞好团结,热爱祖国,只要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团团圆圆,幸福永远!

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中秋节吃月饼最初的兴起是由于什么?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