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 正文

​空城计真正的故事(空城计的历史故事)

2023-04-13 05:57 来源:促记网 点击:

空城计真正的故事(空城计的历史故事)

我来答。毛主席和"第一上将"萧克两次唱《空城计》吓退傅作义,保卫石家庄。

我们都知道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巧设空城计,吓退司马懿。在我国中国军事史上,有一个人在半年之内,两次对同一地点同一人用空城计,这个人就是我开头所讲,"文武全才"的上将第一人~萧克。

一、第一次巧用空城计。

1947年11月6日至12日,晋察冀野战军解放了石家庄。因为石家庄位于平汉正太石德铁路的黄金位置,解放后发展十分迅猛,很快就成为华北的政治经济中心,这里集中了很多战略物资,是我军华北革命战争的军需补养基地。

在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不久,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有300多人东渡黄河,经晋西北到达晋察冀解放区与刘少奇,朱德汇合。1948年4月13日五大书记来到晋察冀军区驻地城南庄。5月上旬,把党中央搬到距离石家庄西北70公里处的西柏坡。

1948年4月底,傅作义趁华北野战军正在进行晋中战役和察绥战役,趁石家庄正在空虚,决定把四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偷运到保定,然后想对石家庄进行闪电偷袭。同时阎锡山也派出一个师准备从阳寿出发对石家庄突袭,策应傅作义的正面进攻,两面夹击夺取石家庄。

当时石家庄除了警备司令部的兵力和一个新兵补充旅之外,无军可用,最近的野战军也在数百公里之外,很难赶回石家庄作战,石家庄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城"。

在此形势下,中央局和军区决定派萧克去指挥"保卫石家庄"。萧克感到身上的担子很重,临时开会部署。会后萧克向毛泽东汇报辞行。

毛主席关切的问:″附近没有主力部队了,有顾虑吗"?

萧克说:"有,石家庄是经济重镇,主席我怕在我手里丢掉"。

毛主席说:"不能这么想,石家庄是我们从敌人手里抢回来的,丢了我们再从敌人手拿回来″。

萧克如释重负,连夜赶往石家庄精心布置。萧克一到石家庄,立即召开战斗会议。他决定效仿诸葛孔明,也要演出一场“空城计"。萧克动员大家先把东西搬出去,假象石家庄变成一座空城。

会后,萧克宣布任务,他要参谋人员迅速沟通援军与有关方面的联络,随时掌握和报告阻击迟滞敌人的情况,以及主力部队所在的地理位置并督促沿途各区县民兵和地方武装,按时到达指定阻敌地点。

与此同时,进行物资和人员的疏散。萧克把石家庄及市直单位的物资,按战争时期的实用价值分成五等,限五天之内。第一天搬1等物品,如此类推第二天搬2等,5天搬完物资。

第二天石家庄城开始热闹起来,大街小巷,大车推小辆的搬运物资。市民见状有些惊慌,于是谣言四起说:"共产党要撤了,傅作义要到滹沱了,国军就要进攻石家庄了"。

萧克就和市长何庆施故意在晚饭后上街散步。过往市民见军区司令员和市长在,都窃窃私语说:"应该没事,首长还在呢"。随后萧克和何庆施等人安排市内的广播喇叭,不断播报敌情,市民们终于安稳下来。

在萧克的指挥下,傅作义的部队行动艰难,冀中部队赶到立即部署正面迎敌,北面文年生、向仲华率领的六纵日夜兼程5月8日达到预定地点,与此同时吕梁和太原军区部队相继北上控制太谷地区的敌人,配合六纵一举全歼阎锡山的第49师,活捉敌中将师长张翼。

傅作义听闻后,于是做出石家庄有准备的判断,吓得悄悄退回去。

萧克导演的"空城计"大获成功。

1948年10月,华北军区野战军抽调二三兵团配合东北作战,傅作义于10月下旬,派第49军新编骑兵第四师及骑兵第12旅,并配属爆破队及汽车500辆,携带大量炸药从涿州向保定集结,接着又派第35军、第16军、第92军的三个师企图凭借机械化部队和轻骑兵的快速行动,企图再次偷袭石家庄。

石家庄又一次陷入危机之中,中央军委和华北军区把这次"保卫石家庄"重任又放在萧克身上。

萧克受命后,连夜赶往石家庄,和上次一样,一边制定方案,一边组织指挥战斗。安排同上次一样,仍然把物资分成五等逐次疏散,因为有上次经验,这次的行动更顺利。

二、萧克和毛泽东联手再次上演“石家庄空城计"。

一切准备妥当后,在党中央毛泽东发表电报的同时,萧克又唱"空城计"。

用群众配合演出来迷惑敌人,正巧胡耀邦到石家庄,为给胡耀邦送行,特意请来京剧名演员李和曾助兴,欣赏完李和曾唱的空城计后,大家触景生情,编成四段名为"石家庄空城计"的新唱段:

"我正在石家庄城头观风景,后听的北平保定乱纷纷,举目朝北来观望,原来是蒋傅发出偷袭兵,你来来来…,这里滹沱河水美的很,既没有高墙也没有埋伏兵,你来来来…欢迎傅将军和蒋先生…"

《新闻战线》也积极呼应迷惑敌人。1948年10月27日,正当敌人调动集结之际,毛泽东主席令新华社发表一条消息,报道华北各首长号召保定、石家庄沿线人民,准备痛击蒋傅军。消息说:“此间党政军各首长已向保石线及两侧发出命令,限于三日内动员一切民兵及地方武装,准备好一切可用的武器一律参战,尤其注重打骑兵"。

10月31日,我第2兵团疾行二百余公里,于30终于在完县、唐县集结完毕。随后毛泽东又发表了一篇为"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的述评。分析了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的背景、内幕及其兵力部署,指出其必然归宿。还向他们发问究竟你们要不要北平,北平是这样的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208师在那,通州也空了,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兵。总之,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了,你们却还做偷袭石家庄的梦。

这篇新华述评很快传到了蒋介石49军军长郑挺锋那里,同时也传到傅作义那里。

傅作义思虑再三,终于放弃偷袭石家庄计划的决心,赶忙收兵返回北平。空城计再见奇效。

结语:萧克两用空城计,同一个地点对同一个人半年内两次,真是艺高人胆大,给我军新战史上留下了浓墨一笔。

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罗贯中虚构的,但空城计的确在三国时期使用过,而且主角是同属蜀汉阵营的赵云。

公元219年,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据《三国志》记载,一次主将黄忠奉刘备命令偷袭曹操囤积粮草的地方,赵云则坐镇大本营防守。到了约定回营的时间,黄忠所部没有归营,于是赵云率领少量骑兵出营探查。结果在路上遇到了曹操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赵云且战且退,回到军营。

赵云部将张翼见状,准备关闭营门防御,营中守军也人心惶惶。赵云毫无惧色,命令大开城门,偃旗息鼓,装出无人防守的样子。曹操见状,担心蜀军大营内有埋伏,于是下令撤退。赵云乘着曹军慌乱领军杀出,大败曹军。

刘备第二天赶来,在听到前日战况后非常高兴,连连夸赞赵云“浑身是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