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杂谈 > 正文

​繁花金宇澄主要内容(真切感受到上海人的脾性和悲凉)

2023-04-08 03:27 来源:促记网 点击:

繁花金宇澄主要内容(真切感受到上海人的脾性和悲凉)

繁花金宇澄主要内容(真切感受到上海人的脾性和悲凉)

金宇澄,1952年生于上海,现任《上海文学》常务副主编,1985年开始写作,其代表作有《繁花》《失去的河流》《碗》《轻寒》《回望》等。

瘦高、沉静、智慧,金宇澄显出的是上海老派人的优雅。在他的《繁花》面世以前,更多的人认识金宇澄是位敬业而又友善的好编辑。

繁花金宇澄主要内容(真切感受到上海人的脾性和悲凉)

金宇澄的写作缓慢、谦恭,如同一次漫长的等待。他发表于2012年度的长篇沪语小说《繁花》,新旧交错,雅俗同体,以后撤和迂回的方式前进,以沪语的软与韧,抵抗话语潮流中的陈词滥调。经由他的讲述,一衣一饭的琐屑,皆有了情致; 市井与俗世的庸常,亦隐含着意义; 对日常世界的从容还原,更是曲处能直、密处能疏。他的写作,有着话本式的传统面影,骨子里亦贯通、流淌着先锋文学的精神血脉。他把传统资源、方言叙事、现代精神汇聚于一炉,为小说如何讲述中国生活创造了新的典范。

金宇澄的《繁花》貌似写里巷炊烟,凡常男女,深藏的却是上海的昔日与今朝、历史与人文。最无法忽视的是充分展露了上海这座繁华都市的肌理和滋味,因而直接带来了上海版图的改写。该书一出,好评如潮,更是获奖无数,先后获得首届中国好书、中国小说学会小说排行榜榜首、文化中国年度人物大奖小说家奖、“五个一”工程奖、搜狐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施耐庵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奖等;2015年又斩获第9届茅盾文学奖,由此登上了中国文坛之颠。

E.B. 怀特说,大城市的意义就是: 有谁指望孤独或者私密,纽约将赐予他这类古怪的奖赏,正因为大度,城市的高墙里面才容纳了众多这一类人。上海的暧昧隐秘,让人迷惑,仿佛闭合的拉链,看不到这巨大空间的规律和细节,只有动荡时代,拉链忽然拉开,看一眼《繁花》的内囊,然后它会慢慢合拢。

金宇澄认为: “城市是文学的摇篮和故乡,它感染了上世纪以来几代的中国作家。他们一般都是在城里写乡村。希腊文的城市是母亲城之意,上海是我的母亲城,在不远的将来,我感觉中国文学同样会转向城市书写,作者会把城市作为故乡,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城市主题同样是打开文学视野的钥匙。”

金宇澄说过:“我希望《繁花》带给读者的,是小说里的人生,也是语言的活力,虽我借助了陈旧故事与语言本身,但它们是新的,与其他方式不同。”

说到金宇澄的作品,就不得不想到《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先生,他说: 《繁花》是2012年中国文学天空划过的一道闪电。它建立了一座与南方有关、与城市有关的人情世态的博物馆。它考验着我们对文学的认知度和忠诚度。

正如当时第9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王春林给予作品的评价: 说到上海叙事,自白话小说盛行以来,一直到金宇澄《繁花》横空出世,大约有4位作家是绝对绕不过去的,按照时间排列,他们分别是韩邦庆、张爱玲、王安忆、金宇澄。

在当代中国城市主流派作家中曾经涌现出“上海派”的王安忆、“武汉派”的池莉、“北京派”的刘心武、“天津派”的蒋子龙、“西安派”的贾平凹等一大批优秀创作大家且各成体系、特色鲜明。

着意繁花惹人醉——相信,金宇澄的《繁花》及其他的作品将会传承下去; 同时也坚信,他将有超越海派风格的新品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繁花金宇澄主要内容(真切感受到上海人的脾性和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