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的力量有多大(朝鲜半岛思密达历史介绍)
熊的力量有多大(朝鲜半岛思密达历史介绍)
对于朝鲜半岛的起源,大致分为两派,檀君朝鲜说和高句丽说,坚持前者的是朝鲜思密达,坚持后者的则是韩国思密达。
我们先来解释檀君。《朝鲜上古史》说天神帝释的儿子桓雄,下凡来到人间,在檀树下跟一头母熊打扑克,生下的孩子就叫檀君。
檀君开创了檀君王朝,执政1500年后,将王位让给了箕子,也就是箕子朝鲜。那么檀君活了多少岁呢,《朝鲜上古史》称1908岁。
要说思密达大兄弟的想象力真是非同小可,远古时代古人不懂怀孕原理,将女子怀孕理解为神迹,意思是神的力量。所以我们古书上很多帝王的来历,都是母亲出门,天空咔嚓一声雷响,回来就生儿子。
这就是母系社会来源,怀孕是神赐予,女子能与神沟通,所以被当成神的代言人看。
可到了思密达这里,虽然也是神迹,但怀孕者变成了母熊。
这太放飞自我了,你把生殖隔离放哪里去了?再者说我到现在也没明白,把自己描述成熊的后代,究竟是夸奖还是自黑。
搞笑的是,为了证明确有其事,朝鲜史书称这个故事来源于《三国志·魏书》。我也不明白他们为啥栽赃陈寿,大概是思密达对三国情有独钟吧,朝鲜半岛长期三个政权分裂,所以他们的历史也被称为朝鲜三国志。
《魏书》当然没这段描写,箕子是啥时期的人,他是商纣王的叔叔,而檀君比他更早了1500年,那就是......公元前2500年。
陈寿就是喝18斤二锅头,也不会闲到去写公元前2500年朝鲜半岛往事,还是个神跟母熊打扑克的蛋疼故事。
如果仅仅如此,咱们也没必要吐槽,最神奇的是,1993年朝鲜宣布发现了檀君陵,挖出了檀君遗骨,并考证出桓雄跟母熊打扑克的日期是10月3日,于是定这天为民族奠基日。
韩国听说后也很兴奋,赶紧把10月3日定为开天节,跟着一起祭祀檀君。
我真的很想问一句,檀君尸骨有没有测过DNA,他究竟算熊还是人?
这就是堂而皇之朝鲜教科书内容,如果你敢跟朝鲜人争论,朝鲜大兄弟一定报以革命老拳,让你体会一下什么叫熊的力量。
思密达啊思密达。
我对朝鲜大兄弟很尊重,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历史就是历史,它不允许任何篡改,真相是什么样,就该是什么样。
朝鲜半岛第一个政权就是箕子朝鲜,它是怎么来的呢?
箕子是商朝三贤之一,其外两者是微子和比干,商朝灭亡时,箕子不愿投降西周,便跑到了朝鲜半岛,建立起了箕子王朝。
箕子为什么去朝鲜?现代史学家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殷商来自东北。当然,这个东北指中原的东北,包括现在意义上的东北地区,还包括山东半岛。
但不管山东还是东北,殷商传统领地延伸到了海外。
《商颂》:“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相土,商汤第十一世孙,他的军功烈烈,海外还有一截领土。这个海外领土,不是辽东半岛就是朝鲜半岛。
这些也不必细究,总之商朝人对辽东不陌生,这是他们老家,箕子为了不受周朝控制,一口气跑到了朝鲜半岛。
这件事我们古书有很多记载,比如《尚书注疏》、《后汉书》、《潜夫论》、《周易集注》等等等等。
箕子为朝鲜带去了文明和教化,教会当地人礼仪和耕织。箕子都城在平壤一带,平壤发现了很多箕田遗迹,所谓箕田,就是一块地分四个区,每区70亩。
商朝人分土地的规矩是每家70亩,分够了才会帮忙种公用土地,这叫七十而助。所以很明显,箕子朝鲜带有典型殷商特征。
到了西汉初年,燕王卢绾叛乱,失败后北投匈奴,卢绾有个部下叫卫满的,不愿意去匈奴,就打扮成蛮族人渡过松花江,跑到了箕子朝鲜。
当时箕王叫箕准,他很看重卫满,毕竟这是第一次大量中原老乡来投靠。卫满带了一千多人,箕准便给他们一块地,让他们负责防守汉朝边界。
卫满羽翼丰满之后,就造了箕准的反,史称卫氏朝鲜,箕准打不过,只好顺海路往南跑,跑到了朝鲜半岛最南端。
古代朝鲜也有个三八线,这个线就是汉江,箕子朝鲜位于江北,而江南通常视为真正朝鲜人领地。
江南没有统治者,箕准逃亡的时候,这里还是石器时代,都是氏族部落。所以箕准虽然是亡国之君败军之将,依然毫不费力地统一了朝鲜南部,再次称王。
对于他这个王,有两个说法,一说叫辰王,另一说叫韩王。
对于辰的说法,有说跟商朝有关,因为商朝的守护星商星,又名大辰星,箕子建立的国号应该是辰国,所以箕准称王仍然选了这个名号。
至于韩王,是因为这里有三个大部落,都以韩为姓,马韩、辰韩和弁韩,所以也叫三韩之地。
姓韩说法也很多,秦始皇曾派徐福渡海以求仙丹,徐福不是一个人,除了五百童男童女,随行的还有一个方士叫韩终。最终徐福到了日本,而韩终则到了朝鲜,他的后代以韩为姓,于是有了三韩。
另一说则是,《韩奕》云: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
《韩奕》是《大雅》中的名篇,描述的是韩侯朝拜周天子的盛况。诗云:韩侯祖上可以追溯到貊,貊是周朝对东北民族的统称,所以韩侯受封北国。
貊的王族都姓韩,朝鲜半岛属于貊的分支,跟着姓韩自然毫不奇怪。
不管那种说法,都离不开中华文明影响,这很正常。落后看到先进,肯定想学习,当时整个朝鲜半岛都用汉字说汉语,模仿中国人起名,或者硬攀亲戚,正常的不能再正常。
你觉得朝鲜人听说商朝以辰为尊,而韩姓是贵姓,马上大把人改姓韩,宣布这里叫辰国的可能性有没有?
当然有,而且很大。
所以说南朝鲜后来为了提升民族自尊心(朝鲜国号是朱元璋所赐),改名大韩民国,真就是改了个寂寞。
韩姓都大概率起源于中国,你改了有什么用?
箕准无子,他死后三韩再度分裂,但称王传统却被保留了下来,朝鲜南端渐渐分裂为两部,即百济和新罗。
而卫满朝鲜的遭遇则是,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找了个借口派兵剿灭了,在这里设了四个郡,也就是汉四郡。
虽然名为四郡,但真番和临屯两郡存在时间很短,没几年就被合并在乐浪玄菟两郡内,所以又叫汉两郡。
汉四郡的设立,给朝鲜半岛带来了巨大影响。影响有多大?举个例子,箕子朝鲜出土的文物仍然以石器为主,很少青铜器,箕子虽然能带去文化,但青铜铸造这种大型复杂工艺,还是传不过去。
平壤乐浪区出土了大量汉代文物,这些文物也被称为乐浪文化。乐浪文物直接变成了铁器,铁刀铁剑铁农具,卫满朝鲜仅仅存在了90年,也就是说,短短90年内,朝鲜从石器时代跨越进了铁器时代。
搞笑的是,韩国不少学者否认乐浪郡的存在,认为汉王朝统治只是虚有其名,乐浪是藩国而不是郡,实质控制者是朝鲜土著集团,乐浪文化是朝鲜人民的自身努力。
按照思密达的说法,铸铁是朝鲜人民自创的。
好吧,汉剑、汉尺、汉式铜镜、汉式秤锤都是朝鲜人自己造的,连五铢钱都是你们造的,那谁来解释下,乐浪出土的大量官印,包括乐浪太守印哪来的。
思密达没事给自己刻点官印玩,还用上了汉王朝的名义?
汉四郡一直持续到西晋,控制了朝鲜半岛汉江以北地区长达400多年,吕思勉先生认为,汉江之所以叫汉江,就因为它是汉朝国境线。
中华文明对朝鲜半岛的影响,从名称就能看出来。韩国首都首尔原名叫汉城,它还有一个旧称叫汉阳,附近有襄阳郡、江陵市,南边还有一个丹阳郡。
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韩国剽窃端午节事件,就是因这个江陵市而起。韩国江陵市与我国荆州市是友好城市(江陵县隶属于荆州),据说韩国江陵人来荆州考察时,惊讶地发现荆州传统与他们一模一样,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表示极为震惊云云。
这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我只想说,把你们的教科书丢进垃圾堆,多看点中国史书。这才过多少年,连自己怎么来的都忘了?
所以你说篡改历史有什么后果,这种强行扭曲带来的究竟是自豪,还是丢人?
汉四郡后来被高句丽抢了,说到高句丽,这是韩国思密达的重灾区。与北朝鲜不同,既然檀君起源于长白山,韩国思密达就没法争了,所以他们搬出来了一个高句丽起源说。
我们都知道,高句丽是东北民族,换句话说就是中国人。
从远的来说,东北民族都是颛顼帝之后,从近的来说,开创高句丽王国的是扶余人朱蒙。扶余国地盘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到长春一带,其中一个王子朱蒙,跑到了高句丽县(今辽宁新宾县)称王。
因地为名,朱蒙后来就改姓高,他建立的政权也叫高句丽。
怎么看都是妥妥中国人,但搁思密达那里,又是另一种说法了。
按朝鲜《三国史记》(朝鲜古书)记载,有个扶余王叫金蛙王,金蛙王某天出门,碰到了一个叫柳花的女子。柳花自称是河伯之女,因为跟天帝之子私下打扑克被逐出家门,金蛙王收留了柳花,不久后柳花生了一个蛋,刀砍不入,火烧不烂,后来蛋自己裂开,蹦出来一个小孩就是朱蒙。
对于思密达的脑洞,你不得不佩服,檀君老祖搞了个天神之子跟熊打扑克,高句丽之祖就来个天神之子跟河女打扑克,总之朝鲜天神的儿子没事做,就喜欢到处找人打牌,对象不限。
咱也不明白,区区一个河伯,凭啥敢看不上天神之子,更不明白为啥要生下一个蛋。虽然这故事你怎么看都觉得很有抄袭哪吒的嫌疑,但韩国思密达,就楞把这个神奇传说认做了高句丽起源。
要说也是没办法,无论从那个角度,高朱蒙都扯不到朝鲜人身上。出身于吉林,在辽宁建国,这跟朝鲜半岛有啥关系,所以只能编一个神仙父母出来。
他不是亲生的,他爹妈是韩国神话里的神仙。
嗯,韩国神仙的后代跑到汉朝境内建国,所以高句丽是韩国的,这很有说服力。
关于高句丽有个误区,普遍认为高句丽不等于高丽,实际上这就是一个词。中国古书经常以高姓高丽来代称高句丽,为什么冠以高姓,因为后来还冒出来一个王姓高丽。
若论高句丽与朝鲜半岛的联系,仅有两点,第一高句丽曾经奴役过朝鲜半岛;第二高句丽灭亡后,曾有人借用它的名义复国。
668年唐军攻破平壤,高句丽灭亡。200多年后901年,一个叫弓裔的人,自称新罗宪安王之子,又建了一个高句丽王国,然后一个叫王建的部将,又推翻了他。王建改国号为高丽,首次统一了朝鲜半岛,史称王姓高丽。
王姓高丽的来源是弓裔所建高句丽,那么弓裔跟朱蒙有关系没?半点关系都没。
唐朝灭亡高句丽后,曾把全部高句丽王族打包带走,连富人都迁走了七七八八,没剩几个,朝鲜境内早不留半点高句丽血脉。
弓裔很可能是个贱民,朝鲜低等贫民无姓,需要的时候就用弓来代称,弓裔自称王室大概率在说谎。
即便是真的,谁能告诉我,新罗王后代跟高句丽有什么关系?
所以这是一起典型冒认祖宗,我国历史上这种事很多,比如五胡乱华时,匈奴刘渊建立的政权叫汉,以汉朝继承者自居。可我们史书压根不吃这套,直接称其为伪汉或者汉赵,而且注明这是匈奴政权,与汉人没关系。
弓裔借口为高句丽复国,成功称王,王建一看这效果不错,干脆接着用,这也是如今韩国高句丽情结的来源。
为什么高句丽这么香?因为它的战斗力比朝鲜强多了。
朝鲜啥战斗力?万历时期日本侵朝,那真叫秋风扫落叶,半个月不到,朝鲜国土几乎全部沦丧,朝鲜国王避难都避到大明境内了。萨尔浒之战,朝鲜也派过援军,凑了半天凑出来一万人,结果给谁谁不要,都嫌朝鲜军纪太差,打仗不行逃跑第一。
最后打起来的时候,真就是朝鲜兵第一个跑路,后方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由此引发了明军大溃退。万历援朝时也遇到过不少这种事,也就是辽东铁骑足够精锐扛得住,如果想用一个词形容朝鲜军队战斗力,猪队友再合适不过。
而高句丽呢,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没打下来,唐太宗亲征也没打下来,跟朝鲜一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其实从这点你就明白,高句丽和朝鲜真没啥关系,双方战斗力区别太大了。这倒不是高句丽有多能打,主要是朝鲜太弱了。
朱蒙建立高句丽后,没过几年王莽就派兵剿灭,高朱蒙卒,享年不详。高朱蒙虽然死了,但高句丽这个国号却保留了下来,汉兵走后,高朱蒙之子潜回高句丽,二次建国。
东汉建国后,一直忙着对付匈奴和西羌,顾不上管它,到了三国时期,高句丽逐渐成了气候,开始侵入朝鲜半岛。
其实高句丽扩张首选并非朝鲜,搁那时代朝鲜属于穷乡僻壤,高句丽东侵是到处碰壁之后的无奈选择。
一开始高句丽的打算是掳掠中原,东汉辽东太守是公孙康,虽然在三国志里是个小人物,一般人很少注意,但他在幽燕边境,可谓顶级存在,高句丽几次进犯辽东,都被公孙康打了个灰头土脸。
眼瞅着硬拼不行,于是高句丽主动找曹魏联盟,帮曹魏拿下了辽东。曹魏退兵后,高句丽便开始放心大胆劫掠辽东,曹魏这才回过味来,原来自己被当枪使了。
忽悠曹魏的结果很严重,245年,曹魏任毋丘俭为大将,率军远征高句丽。
高句丽连公孙度都打不过,怎么可能是毋丘俭的对手,被魏军劈头盖脸一顿胖揍,差点灭国。
说差点是因为毋丘俭没找到,魏军连续几场大胜后,高句丽彻底吓破了胆,躲了起来。毋丘俭到处找不到人,一路杀到俄罗斯都没看到人影,误以为高句丽已经灭亡,便喜气洋洋地回去领功了。
向西是没戏了,那么北边呢?也不好惹。
西晋初期鲜卑崛起,紧挨着高句丽的是鲜卑慕容部,领袖是名将慕容廆,294年和296年,慕容廆两度向高句丽用兵,高句丽再次差点灭国。
慕容廆退兵的原因更离奇,据《三国史记》载,慕容廆走到高句丽王陵的时候,王陵突然裂开,墓里传来了袅袅琴声。
慕容廆吓尿了,以为有仙人保护,于是赶紧连忙火速退兵。
咱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但朝鲜史料就是这么说的,总之高句丽再次逃过了灭顶之灾。西边北边都是狠人,南边是大海,没办法只剩下一个选择,去朝鲜半岛吧。
就这样高句丽攻入了朝鲜,过程异常顺利,没几年就征服了原汉四郡领土,以汉江为界和百济新罗对峙。这个时期,也被称为朝鲜半岛的前三国。
后来高句丽趁着鲜卑南下,东北空虚的时机,总算捞到一些便宜。吞并了被鲜卑打残的扶余,还有一些零星靺鞨部落,势力达到顶峰。
这个时期的高句丽确实很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第二次因为杨玄感反叛后院起火不说了,第三次打赢,但第一次是结结实实输了个干净。
隋军出动了24路大军,兵力至少30万,号称百万,可能是中国史上最大规模远征,而且都是身经百战的精兵,攻灭过南陈,北击过吐谷浑。
杨广带了九员大将,宇文述、于仲文、薛世雄、来护儿......个个都堪称一流名将。
这本该是一场必胜之仗,结果却是隋军惨败,渡过辽水的30万大军,回来的仅有2700人。
其中当然离不开杨广的奇葩指挥,杨广认为,高句丽属于中国故土,所以他的打算不是平叛,而是征服,他要像汉武帝那样,在高句丽设州立县。
杨广的想法很好,但做法歪到了脚后跟。为了表明王道之师的立场,他制订了极其严苛的军纪,只要高句丽军队投降,隋军必须马上停止进攻。
于是咣咣打了一阵,好不容易把城墙炸了一个口子,高句丽喊我要投降,隋军停手,高句丽把城墙修好,立马变脸,“老子改主意了”。
隋军打得束手束脚,而高句丽有了投降大法加持,打得却是随心所欲,一吃紧就投降,缓过来就翻脸,屡试不爽。
但你要把隋军之败全归结到隋炀帝身上,那也不对,因为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亲征高句丽,也没打下来。
唐军四月渡过辽水,期间虽然数次大胜,但高句丽也学精了,只是守城不出去跟你野战。结果直到九月深秋,仍然被困在安市坚城下,一点办法没有,眼看寒冬来临,只能撤军。
唐军虽然只去了6万人,但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名将齐出,徐茂公、李道宗、长孙无忌......唐军的顶梁柱,除了年老生病的李靖全去了。
最后是徐茂公献计用疲兵之策,于是连年派偏师骚扰,一直打到唐高宗李治上台的668年,才终于拿下高句丽。
从645年到668年,整整打了33年。
高句丽这么厉害?首先是误解,杨广认为高句丽撮尔小国,根本不足一战,而据现代考证,高句丽鼎盛期兵力超过60万。
被大唐打了30多年,覆灭前的高句丽还能组织起20多万军队就是证明。
第二是地形,朝鲜半岛全是山,就没多少平地。如果你问万历年间,日本侵朝咋那么顺利?人家是海运,有船,而隋唐运粮主要靠陆地。
山地本就易守难攻,高句丽的城池又全是依山而建,除了隋唐之外,其余历朝都对朝鲜不怎么感冒。代价太大,打下来一个穷乡僻壤,收益还没消耗粮草成本高,连蒙古都懒得去管。
但高句丽的辉煌,已经足够让思密达们亢奋了,因为在他们的历史记载里,对外作战,能做到不是一触即溃就算不错了。纵观思密达战争史,除了窝里斗之外,要么直接投降,要么一败涂地。
其对外战功,堪比“没有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的法兰西。
我其实挺能理解思密达们想为自己找个牛逼祖宗的渴切,扛住隋炀帝三次亲征和唐太宗一次亲征,这不得吹到天上?
可这样一来,中国历史还怎么写?商纣王叔叔箕子是朝鲜人,那商纣王是哪里人?难不成堂堂殷商,中原文明第二王朝,反成了思密达入侵?
如果高句丽是朝鲜人,高句丽出自扶余,扶余也是朝鲜人,进而推之,东北民族濊貊都成了思密达,上古五帝之颛顼高阳也不能幸免。
事实上韩国不少学者就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甚至比这还过分,有些人把女真也囊括了进去,称其为高句丽之后,思密达同胞。
他们怕是忘了被满洲女真奴役的惨痛经历,照这样下去,整个中国史都要变成大韩思密达史。
-
- 得罪了她只能等着被封杀
-
2023-04-05 02:55:24
-
- 红崖天书真相,红崖天书的真相是什么
-
2023-04-05 02:53:22
-
- 上下五千年好词好句摘抄(益世古语一百句)
-
2023-04-05 02:51:19
-
- 蚂蚁懒得说谁是外星人(人类在外星人眼里和蚂蚁一样)
-
2023-04-05 02:49:16
-
- 眉山必去4个景点(四川眉山游玩必去的11个景点)
-
2023-04-05 02:47:14
-
- 申军谊简介(最佳的“反派专业户”申军谊)
-
2023-04-05 02:45:11
-
- 巴老爷芭蕉树绕口令(绕口令大全练完这嘴皮子更麻溜)
-
2023-04-05 02:43:08
-
- 交子出现在哪个朝代(交子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影响)
-
2023-04-05 02:41:06
-
- 东胜之窗教育网(东胜区职称改革工作最新通知)
-
2023-04-05 02:39:03
-
- 石斛种类有哪些(关于石斛具体品种大盘点)
-
2023-04-05 02:37:00
-
- 压缩机品牌排行(全球顶尖压缩机前10名)
-
2023-04-05 02:34:58
-
- 揭秘封神演义10大未解之谜,封神演义中的谜团
-
2023-04-05 02:32:55
-
- 广播系统厂家品牌(最全面的公共广播系统知识汇总)
-
2023-04-05 02:30:52
-
- 送别诗大全100首(最好的100首送别诗写尽悲欢离合)
-
2023-04-05 02:28:50
-
- 海鱼的种类有哪些(常见海水鱼类图谱大全)
-
2023-04-05 02:26:47
-
- 碳酸饮料包括哪些饮料(市面上常见的数10款碳酸饮料)
-
2023-04-05 02:24:44
-
- 职业有哪些(关于职业的全部分类文章讲解)
-
2023-04-05 02:22:42
-
- 提心吊胆的意思(语文中必须掌握的成语及解释)
-
2023-04-05 02:20:39
-
- 艺术家有哪些(20世纪西方最伟大的前10位艺术家)
-
2023-04-05 02:18:36
-
- 观察动物作文怎么写(暑假观察作文范文20篇)
-
2023-04-05 0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