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社会 > 正文

​极低剂量有望带动CAR-T降价,「莱芒生物」再获5000万元天使轮次融资

2024-06-19 09:25 来源:促记网 点击:

极低剂量有望带动CAR-T降价,「莱芒生物」再获5000万元天使轮次融资

文|胡香赟

编辑|海若镜

36 氪获悉,莱芒生物近期完成总计 5000 万元的天使 + 轮和天使 ++ 轮融资,本轮融资新股东包括富汇创投、云帆科技投资及私人财务投资者,老股东天图投资、晶泰科技持续加码;公司另获约 2000 万元的各类资助。2021 年成立至此,莱芒生物累计获得约 1.5 亿元天使融资及资助。

本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 " 极低剂量 " 代谢增强型 CD19 CAR-T 细胞治疗药物 IND 申报,以及加速推动针对实体瘤的代谢增强型细胞治疗药物的临床开发。

图源:莱芒生物

近些年,免疫疗法虽为肿瘤治疗领域带来革命性突破,但响应率低也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西南证券研报数据显示,即使是 " 抗癌神药 "PD-1 产品,在多数实体瘤中的响应率也在 30% 以内,而 CAR-T 疗法在实体瘤中的整体有效率更是不足 10%。究其原因,T 细胞功能耗竭是共性瓶颈难题。

" 包括 PD-1/PD-L1 在内,目前的肿瘤免疫疗法以活化肿瘤内的前体耗竭 T 细胞为主,但这只是耗竭 T 细胞的一个亚群,不直接与抗肿瘤活性问题挂钩,而我们瞄准的终末耗竭 T 细胞,其特点在于直接承担肿瘤杀伤作用,具有持续的治疗效果,联合治疗响应率普遍很高。受制于研究限制,此前,学界大多认为终末 T 细胞是无法被直接调控的。而我们发现,IL-10 这一免疫抑制因子能够直接作用于终末耗竭 T 细胞,促进它增殖和杀伤活性,相当于突破了肿瘤免疫治疗的瓶颈难题。" 莱芒生物联合创始人郭雨刚博士解释道。

具体来讲,致使 T 细胞耗竭的主要原因包括持续的抗原刺激、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等。莱芒生物团队经研究发现,IL-10 能够通过增强终末耗竭 T 细胞的氧化磷酸化代谢,实现耗竭 T 细胞的代谢重编程,从而缓解 T 细胞耗竭;与此同时,如果把具有延长半衰期的 IL-10-Fc 融合蛋白配合 CAR-T 疗法使用时,还有可能阻止并逆转 T 细胞耗竭,最终全面提高肿瘤免疫治疗的响应率和疗效。

基于现有研究,莱芒生物已搭建 Meta 10 免疫代谢重编程技术平台,并布局大分子、细胞治疗以及 AI 超级因子三类管线产品。其中,细胞治疗是公司当前重点推进的项目。" 细胞治疗方向上,我们主要分三步走:首先选择 CD19、BCMA 这类成熟靶点和相应的血液瘤适应症,验证平台的疗效和安全性;继而尝试差异化创新,在现有产品疗效不佳的适应症上布局,如成人慢性 B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儿童恶性血液肿瘤等。当产品在这些适应症上均得到验证后,我们还会继续尝试更有挑战性的血液肿瘤,例如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等。此外,该管线在实体瘤、自免类疾病适应症上的布局也将同步进行。"

今年 4 月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 2024)和 5 月的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ASGCT   2024)年会上,有关代谢增强型 CD19 CAR-T 的研究结果均入选 " 最新突破性进展(Late-Breaking)" 口头报告。已有数据显示,在复发 / 难治性白血病或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的 IIT 试验中,该产品入组患者 20 余例,实现 100% 完全缓解(CR),给药剂量低至常规 CD19 CAR-T 剂量的 1%,且患者中并未观察到由治疗引起的严重细胞因子风暴(CRS)等 CAR-T 治疗的常见副作用,显示代谢增强型 CD19 CAR-T 具有优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潜力。

进展上看,代谢增强型 CD19 CAR-T 预期在 2026 年一季度进入注册性临床研究环节。

此外,该研究还入选了欧洲血液学协会(EHA 2024)、欧洲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EBMT 2024)以及中国细胞生物学会(CSCB 2024)等年会的口头报告。

安全性和有效性之外,代谢增强型 CD19 CAR-T 产品在使用剂量上呈现的特点也非常值得关注。" 极低剂量也意味着成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进而带动终端产品降价," 郭雨刚博士介绍称:" 除带动厂房周转效率提升外,极低剂量也能够节约制备环节所需的耗材、试剂等成本。不同于备受关注的印度 CAR-T 降价因素,它依靠人工和试剂上的印度国产平替而实现,导致产品疗效比原研产品更加不稳定;而我们通过大幅度降低给药剂量(低至 1%)的方式,是在确保疗效的基础上实现降低成本。"

其他两类管线进展上,大分子管线现有进展较快的是 IL-10-Fc 融合蛋白,主打与 CAR-T、TCR-T 以及免疫检查点抗体等疗法开展联用,增强其在实体瘤治疗上的疗效。莱芒生物研发团队在 Nature Immunology 上发表的报告数据显示,该管线在直肠癌、黑色素瘤模型上均达到 90% 治愈率;AI 超级因子作为公司的储备技术,将协助进一步优化现有技术平台,以及大分子和细胞治疗管线,现已取得积极进展。

出海方面,据郭雨刚博士透露,莱芒生物正在积极推进海外 BD 相关事宜。" 尽管当前的国际形式、市场环境方面有一定影响,但海外 MNC 仍然对 CGT 领域抱有强烈的热情。我们在交流过程中也能感受到,他们确实非常谨慎和专业,但每次开会都很有兴趣,希望我们提供更多细节和数据。"

延展阅读:

36 氪首发 | 用 " 免疫代谢重编程 +AI 计算 " 为创新肿瘤免疫疗法提效,「莱芒生物」获近亿元天使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