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生活 > 正文

​马伊琍谈恋爱观(马伊琍婚姻观引共鸣)

2025-02-21 02:50 来源:促记网 点击:

马伊琍谈恋爱观(马伊琍婚姻观引共鸣)

真正爱一个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马伊琍谈恋爱观(马伊琍婚姻观引共鸣)

在一档节目里,马伊琍说了她的恋爱观,然后迅速上了热搜。

她说什么呢?

马伊琍说:“我在恋爱里面很上头,如果不上头的话,谈恋爱干什么?”

关键词:恋爱,上头。

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当我们陷入爱情,进入恋爱关系,真爱一个人的时候,就应该“发疯似的”,毫无保留地去爱一场呢?

马伊琍认为:不上头的恋爱,谈着也没意思。

在亲密关系里,这类人往往是这样的状态:

为了爱情,愿意付出自己最珍贵的东西;

为了爱情,愿意毫无保留地付出;

为了爱情,很上头,很疯癫,很恋爱脑。

-01

真爱一个人,应该保留还是毫无保留?

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真爱?

心理学家提出“爱情三角理论”:激情,亲密,承诺。

我们拆开来分析。

1、激情

激情是产生爱情的前提,也是爱情能够延续下去的要素之一。

激情又包括:好奇心,新鲜感,个体的欲望。

跟对方相处过程中,你觉得他身上很神秘,他已经调动起你的好奇心。

你忍不住想要了解他多一些,再靠近他一些。

跟他在一起,你充满对生活,对感情的新鲜感,对每天都充满激情和期待。

2、亲密

亲密,是两个人相处一段时间后的产物。

恋爱3个月,你们俩是恋人;

恋爱1年,你们之间是亲密伴侣;

恋爱3年以上,你们的感情跟夫妻没什么区别。

在婚姻里也是如此。

我们都说:三年之痛,七年之痒。

实际上,超过了7年的婚姻,夫妻之间的爱情就变成了“亲情”。

亲密无间,充满信任和安全感。

3、承诺

爱情,一定伴随着各种承诺。

承诺的逻辑是这样:

我爱你,所以我愿意给你承诺,并且积极去兑现每一个承诺。

我说会跟你结婚,就一定会和你结婚;

我说要带你去哪儿旅行,就一定会带你去。

承诺,是维系感情的重要手段。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付出”。

承诺需要付出,只有你付出了才算完成承诺。

从感性的角度分析:

真正的爱情,一定是“毫无保留付出的”。

心理学上会用“牺牲”这个词来形容真爱。

换句话说:

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一定愿意为了对方付出很多你珍贵的东西,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就像《泰坦尼克号》里面。

杰克与露丝之间的最后一幕。

只有一个生的机会,杰克毫无保留地将这个机会让给了露丝。

杰克说:“带着我的希望,好好生活下去。”

你说,这是不是真爱?

更何况,杰克与露丝的相遇,相爱,都发生在短暂的“轮船旅途中”。

站在感情的角度,我很认同马伊琍的婚恋观。

既然对方无法让你上头,无法让你毫无保留去大爱一场,那这样的恋爱还有什么意义呢?

-02

不为自己考虑的爱,是不理智的

我们毕竟不是活在童话世界里,我们活在现实中。

什么样的人,有能力,也有底气说出马伊琍的恋爱观?

我想是那些:

经济独立,不必为了“生存需求,生活需求”而劳碌奔波的人。

当一个人,好好生活,都需要用尽全力,你让他去追求这样的爱情,基本上不可能。

想到了某部电影里面的台词:

“爱情,我爱你个麻花哟”。

没有物质基础,没有面包,人就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去追求“纯粹”的爱情。

谁不想用力地去爱一场呢?

但现实是:

“努力爱你,疯癫去爱,我就无法带给你好的生活;努力赚钱,好好生活,我就无法专心爱你。”

在电影《剪刀手爱德华》中,有一句台词:

“放下剪刀,我就无法保护你;拿着剪刀,我就无法拥抱你。”

从理性的,现实的角度分析:

当下的环境,人们很难遇到真爱,也很难毫无保留地去爱一个人。

男生跟女朋友恋爱5年,双方见了家长最后还是分开了。

为什么?

因为女方父母不同意,男生的家里比较穷,买不起女方父母满意的房子。

5年的感情又如何?最后不还是败给现实。

在这个案例中,就存在“真爱与现实的割裂”。

女人如果真爱男生,为什么不能做出妥协?

男生如果真爱女生,为什么不能努力一些?

你看,这就陷入了“悖论”,谁也无法说服谁。

最后,彼此只能选择“利己”的路走下去。

年轻的时候,在还不需要考虑“柴米油盐生活”的年龄,可以努力去爱一场。

但到了一定年龄,你发现真爱就变成了“奢侈品”。

今日话题:

你如何看待马伊琍的婚恋观?

你的恋爱观,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