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生活 > 正文

​昙花一现的南洋王国(1)-兰芳共和国

2024-09-23 01:55 来源:促记网 点击:

昙花一现的南洋王国(1)-兰芳共和国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勇敢的民族,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非常强。只要是人类能生存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在广阔的南洋,就曾经出现过中国牛人建立的六个南洋王国,昙花一现的出现在世界历史上,至今国人知道的很少。第一个是兰芳共和国。

兰芳大统制共和国(1776年~1888年),通常简称兰芳共和国,是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之间存在于南洋婆罗洲(现称加里曼丹岛)上的海外华人所创立的第一个共和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亚洲历史上的第一个共和国。

一、历史由来

清朝初年,大量的难民、抗清失败的明军余部以及不愿侍奉清廷的明朝遗民,掀起了移民东南亚的高潮。

在南洋的华人大都集中在该岛的沿海城市坤甸一带打工。有的在农村种植水稻、椰子、咖啡、胡椒,有的则在山区开采石油和煤矿。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由于路途遥远,他们得不到祖国的关心和照应,被乾隆皇帝称为“天朝弃民”。为了生存,他们需要团结互助,于是自动结成了不少类似“同乡会”的组织。

加里曼丹岛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但其时该岛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来自印尼的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内忧外患极为剧烈。

二、历史沿革

清朝乾隆年间,广东嘉应人吴元盛因为谋划起义事泄,因而逃亡到婆罗洲,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该公司首领。

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声望逐渐超过吴元盛,反而成为吴元盛的上司,1776年,罗芳伯在婆罗洲(现加里曼丹岛)坤甸成立“兰芳公司”,这是一个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不少当地的土著酋长都要求兰芳公司保护他们。

1777年,“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的“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罗芳伯担任首任国家元首“大唐总长”或是“大唐客长”,意思是华人作客海外的首长,而当地土著居民则称其为“坤甸王”。其首领的传承不是家族世袭制,而是类似于民主选举和禅让的形式。

共和国元首总揽国家保安及各部族之间的协调工作,而各部族的内部事务,仍然由酋长负责。早期未加入的部族看到兰芳共和国的成功,亦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成为成员部族。在国势最高峰时,兰芳共和国的势力范围占有整个婆罗洲。

兰芳共和国的国旗为黄色长方形旗帜,黄地红字,上书“兰芳大总制”几个大字。规定以各式汉服为国家节日礼服,官员平时或长袍马褂,或身着西服。士兵则穿的是清朝绿营兵的服饰。

罗芳伯担任大唐总长后,开始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以他特有的政治天赋,开始推行民主管理。带领当地人民及侨民披荆斩棘,苦心经营,使得婆罗洲的坤甸、东万律、沙拉满、山口洋等地,由荒凉之地一跃成为富庶的“金矿之乡”、“鱼米之乡”,成为当地人民和侨民美丽的家园。

三、亡国

作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共和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现代共和制国家之一,兰芳共和国携手当地土著居民,抵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长达107年,直到19世纪末才由于国小力弱被荷兰殖民者所灭。

罗芳伯当了十九年的国家元首,于公元一七九五年病逝,他活了五十八岁。随后,由全国公民选出江戊伯继任国家元首,此后还有七人担任过这个职位。

1886年,这个在异域建立起来的华人小国,遭到荷兰殖民主义侵略军的猛烈进攻,全国民众进行了顽强抵抗,终因武器太差而失败,这个华人国家也不幸灭亡。兰芳共和国共存在了110年。

四、后记

1905年,梁启超先生作《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发表在《新民丛报》63期上,一般认为罗芳伯和兰芳共和国自此为众人所知。

1912年,荷兰人正式宣布西婆罗洲为其殖民地帝国的部分领土。同年,侨居坤甸的广东法政学员林凤超著《坤甸历史》一书,记录兰芳公司史事。马来西亚吉隆坡有一名李玉昌的富商,原来曾任兰芳共和国的参谋,兰芳灭国后,逃至吉隆坡,经商致富,时年已七十余岁,每每对人言,兰芳不复,誓不归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