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记网 > 生活 > 正文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要投降司马懿?这三大困难他无力克服

2024-06-17 00:35 来源:促记网 点击: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要投降司马懿?这三大困难他无力克服

司马懿后来被任命为太傅。我们从这些任命中,可以看到曹家对司马懿的疑忌。司马懿被剥夺了军权,被任命为华而不实的太傅。夏侯玄被曹爽任命为征西将军,也是对付司马懿的一个举措。司马懿久在雍凉,他的军事资本大多是在雍凉培养的。让夏侯玄坐镇雍凉也有这方面的意思。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要投降司马懿?这三大困难他无力克服

但是司马懿并不是等闲之辈。他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隐忍不发。他甚至还积极为曹爽出谋划策,阻止曹爽的骆谷之役。但是曹爽在大权在握之后,渐渐丧失了谨慎,开始胡作非为。

司马懿退居幕后,为了麻痹曹爽,他假装得了重病不参与政事。对前来试探的曹爽的探子李胜,司马懿表演了一出诈病的喜剧。被司马懿的表演蒙蔽过去的李胜,回去后报告曹爽说:“司马公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因此曹爽不再防备司马懿。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要投降司马懿?这三大困难他无力克服

谁知道到了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曹爽兄弟们都跟从魏帝去参谒高平陵,司马懿趁机发动了政变。他让司马师兄弟招来了三千死士,控制了京师。举奏永宁太后,废除曹爽兄弟的官职。

在经过一番斗争后,曹爽兄弟向司马懿妥协放弃抵抗,交出军权,免去官职,以侯归第,企图自保。不久之后,司马懿自食其言,以曹爽兄弟意图谋反的罪名,把曹爽兄弟和他们的党羽全部杀死,并夷三族。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要投降司马懿?这三大困难他无力克服

其次分析夏侯玄为何按兵不动。

在这场政变进行时,夏侯玄身为征西将军,他掌握着雍凉的兵权,可却毫无动作。后来,夏侯玄被征召回朝,司马师替代了他的职务。从此,关陇的军队落入司马家族之手。留下的夏侯霸见势不妙,投奔了蜀汉。而夏侯玄则不久后也被司马懿杀死。夏侯玄之所以没有动作,应该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 曹家并没有从根本上对这场政变的后果由认识。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整个朝野对这场政变都不重视,大家都认为,这只不过是曹魏体制内部的一次争权夺利的斗争,是权力的重新洗牌而已,并不危及曹魏社稷的根本。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要投降司马懿?这三大困难他无力克服

曹爽在大权在握之后,倒行逆施,引起了各方面的不满。而他自己还不自知,很多人对他劝谏,他都不听从。虽然他对司马懿有猜忌之心,也采取了手段限制了司马懿的权力,可是,却对司马懿的行动一无所知。

在司马懿以退为进,诈病退隐是时候,被他的表演所蒙蔽,失去了警惕。在去拜谒高平陵时,竟然没有在京师留下主事的人员,被司马懿钻了空子。最后,还心存幻想,以为这只是一场权力斗争,以为放弃权力就可以保命,自动认输。

连曹爽都是这样认为,旁人更是如此了。由于曹爽的倒行逆施,丧失了人心,其他人也就冷眼旁观,不予以干涉。夏侯玄也是如此认为的,他就根本没有兵戎相见的想法。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要投降司马懿?这三大困难他无力克服

二、 整个政变时间短,夏侯玄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

由于曹爽的软弱,造成了高平陵事变的快速解决。当时,史书记载:

大司农沛国桓范闻兵起,不应太后召,矫诏开平昌门,拔取剑戟,略将门候,南奔爽。宣王知,曰:“范画策,爽必不能用范计。”范说爽使车驾幸许昌,招外兵。

(夏侯)玄代(蒋)济,故不能止绝人事。及景王之代玄,整顿法令,人莫犯者。

我们可以看到,这支军队在内心只听从司马家的指挥,无论是蒋济还是夏侯玄,都不能让这支军队归心。只有司马师指挥,这支军队才能听命。

夏侯玄手握重兵,为何要投降司马懿?这三大困难他无力克服

如果夏侯玄真的起兵,我们可以想象当时的情况。曹爽兄弟背负罪名,他的手下又听从司马家的指挥,他如果起兵,很可能是给曹爽帮倒忙,给司马懿送去一支生力军。

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无法起兵的。就算是夏侯霸,因为曹爽兄弟被杀,与郭淮不和,最后也只能单身逃亡蜀汉,连一兵一卒也没有能够带走。所以,由于上面的原因,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夏侯玄虽然手握重兵,也只能鞭长莫及,无可奈何了。

你是如何看待夏侯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