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 > 正文

​项羽失败之后,为何不肯过江

2023-05-08 16:24 来源:促记网 点击:

项羽失败之后,为何不肯过江

项羽的性格存在很大的缺陷,这些缺陷决定了项羽只适合做一个将军,不适合做一个统治者。项羽做将军的时候非常成功,他既能够冲锋陷阵,在百万军中斩杀对方上将,也能够指挥千军万马,以少胜多击败十倍的敌人。在巨鹿之战时期,项羽采用破釜沉舟的打法,击败了王离带领的二十万秦军,迫降了章邯率领的二十万秦军,消灭了秦国最后的一支有生力量。

在彭城之战时期,项羽带领3万骑兵从齐国出发,日夜兼程奇袭彭城,击垮了刘邦的56万诸侯联军。在垓下之战时期,项羽带领着28名骑兵击败了刘邦的数千骑兵,从一个将军的角度去看,项羽的个人武力和指挥能力都毋庸置疑。

然而项羽并不甘心只做一个将军,他自封为西楚霸王,杀害了楚王熊心,想要成为周武王一样的人物。项羽的行事作风豪迈,缺乏一个统治者应有的决断。在项羽自称西楚霸王之前,范增劝说项羽杀死刘邦,项羽一直犹豫不决,最终放虎归山养成大患。

在封地问题上,项羽想要回到楚地光宗耀祖,不肯在关中地区称王。假如项羽在关中称王,刘邦肯定会被项羽牢牢地困在蜀地。而且项羽的脾气暴躁,经常因为小事杀人,在楚汉之争的关键时期,项羽为了逼迫刘邦投降,将刘邦的父亲绑到了阵前威胁刘邦。

结果刘邦一番言语,说的项羽无法反驳,只能放弃了煮刘太公的打算。项羽还曾经提出找刘邦单挑来决定胜负,刘邦羞辱项羽说:“我和你比智力,不和你比武力。”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出,项羽的政治智商非常低,他只适合做一个大将军,却不适合做一个领导者。

除了缺乏政治才能外,项羽同样缺乏战略智慧,项羽的外交工作搞得非常差,就连项羽的好兄弟英布都背叛了项羽。而刘邦一直很擅长拉拢人心,韩信、英布、彭越都拥有很强的实力,这些人都心甘情愿的为刘邦卖命。

项羽手下只有一个可靠地谋士范增,项羽经常不听取他的意见,最后范增心灰意冷离开了项羽。刘邦手下的人才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韩信被任用为大将,萧何主管后勤,张良和陈平是刘邦的主要谋士,这些人都是人杰,刘邦任用他们才得到了天下。

由此可见,项羽失去天下并不是运气的问题,而是项羽自身缺乏成为领导者的必要能力。项羽不擅长拉拢人心,不能处理好诸侯之间的关系,又不肯听从其他人的意见,这些缺点已经注定了项羽失败的结局。

项羽起兵的目地是报仇,而不是统治一个国家,对一个没有国家概念的人来说,不在咸阳称帝而回家乡显耀富贵是天经地义的事,其次是政治上幼稚,缺乏全局观念,任人唯亲,没有虚心纳谏胸怀,更没有识人之能,范曾忠心耿耿被气死,韩信投军几年谏言仅执戟,不败天理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