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 > 正文

​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2023-04-30 08:00 来源:促记网 点击:

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区别(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性关节炎症状)

虽然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两种疾病只差一个字,但它们完全是两种类型的疾病,从发病诱因到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和预后结局都大不相同。以下详细说明两者发病和症状对比,便于有需求的患者初步了解。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变态反应,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有以下特点:

1.发病前1-4周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比如扁桃体炎;

2.病变以大关节为主,如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疼痛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持续12-72小时,最长不过3周;

3.游走性疼痛,即一处关节疼痛刚刚好转或者还没有明显好转,另外一处关节又出现疼痛,或者疼痛在多个关节同时出现;

4.关节病变的表现具有特征性,关节疼痛、发红、肿胀、周围压痛、拒按;

5.病变关节周围有环形红斑、皮下结节;

6.可能伴有风湿热的其他表现,比如心肌炎,出现胸闷、胸痛、气喘等不适;

7.经过治疗后,患者关节不会遗留畸形和关节强直后遗症,关节功能可以恢复;

8.主要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性别比例差异不太明显,也有研究显示男性好发。

(图示风湿热导致手关节痛、躯干环形红斑、手背皮下结节、踝关节红肿等表现)

风湿热的临床检查主要有以下方面:

1.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凝集效价升高,一般在1:800以上,但是有的患者不明显。在接受治疗恢复后,这种抗体浓度逐渐下降;

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其中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3.血沉、C-反应蛋白升高;

4.关节液检查可见渗出液,其中严重患者白细胞计数可升高,轻微患者不明显;

5.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阴性,排除可疑的类风湿性关节炎。

(图示风湿热的病变特点——红斑、关节红肿、关节痛、链球菌感染导致扁桃体炎、心脑系统病变、关节渗出液和炎细胞计数升高)

现在我们再来说说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感染、性激素都有关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1.晨僵,也就是晨起后关节僵硬,不能灵活活动,晨僵持续时间长短与炎症严重程度成正比;

2.多个关节受累,其中主要侵犯小关节,比如手、足小关节,也可能侵犯其他关节导致病变,比如腕管综合征、跗管综合征、腘窝囊肿、颈椎受累导致寰枢关节半脱位;

3.病变对称,左右同时发病;

4.关节炎主要是侵袭性关节炎,滑膜细胞增生、大量炎细胞浸润,伴有血管翳形成,关节囊内软骨和骨组织都会遭受破坏;

5.患者还有其他表现,比如发热、体重减轻、疲乏感,其他还可能发生类风湿结节、类风湿性血管炎、淋巴结肿大;

6.其他系统受累:心脏病变、呼吸系统受累、肾脏病变、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视神经都可能遭受侵犯;

7.类风湿性关节炎会遗留关节畸形、关节僵直等影响关节活动的损害症状;

(图示患者手指关节畸形,关节僵直,逐步失去劳动能力)

8.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在老年群体发病,多出现在65岁以上老年人,发展缓急与患者情况有关,老年女性发病比男性多一些,但也有数据并不支持性别差异。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检查主要有以下内容:

1.三大常规和免疫学检查,血沉增加,严重患者肝肾功能可能出现问题;

2.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抗环状瓜氨酸抗体、抗核抗体、抗角蛋白抗体、抗ENA抗体等等;

3.遗传标记物:HLA-DR4、HLA-DR1

4.影像学检查:其中X线片检查对识别特征性病变较有意义,可见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关节囊病变、关节面模糊、关节融合和脱位、关节间隙变窄、侵袭性骨破坏,根据分期各有特点。MRI 检查对于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关节破坏等病变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图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手部关节X线片,可见关节畸形、关节腔狭窄等病变特点)

5.有些患者其余各项指标都趋于正常,但是又表现得很像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那就要接受关节镜及关节滑膜活检,用病理方法鉴别。

两种疾病的治疗要根据患者病情进展有不同的治疗方案,这里建议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和评估后坚持服药治疗。需要提醒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能缓解病程进展,不能达到彻底治愈,患者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接受治疗,坚持服药是延缓病情发展的最佳方法。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转给身边需要的人!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和悟空问答“倩Sur”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疾病,发病原因不清楚,临床上主要以关节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病变为主,造成关节损害,典型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最长受累的是腕、掌指关节、近端指间等小关节,并伴有晨僵、肿胀、关节畸形、功能障碍。查类风湿因子阳性

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与链球菌感染有关,有红肿热痛的表现,发生关节多为四肢大关节,呈游走样肿胀,除此之外还有发热、咽痛、环形红斑、皮下结节等,一般无晨僵,没有关节畸形。查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增高,抗链球菌激酶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