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 > 正文

​教师节由来简介,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

2023-08-24 06:51 来源:促记网 点击:

教师节由来简介,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

本文目录

1.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 2.教师节的由来五十字左右 3.教师节的由来是什么? 4.教师节的由来、意义和文化内涵

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

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

教师节的时候,我才明白教师节的意义,重在感谢老师的辛苦,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下面是作文网教师节作文栏目为您准备的五篇《教师节的意义》。

篇一:教师节的意义

我们听过西哲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也诵过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佳句。一管窥之,古今中外虽文明发展脉络大异,单就“尊师重道”一点而言,恰恰应了钱钟书先生的说法:“东海西海,心理攸同”。

亚里士多德口中的“吾师”,就是柏拉图。众所周知,柏拉图绝大多数的著述,都是对他的老师苏格拉底言行的记录。简而言之,学生与教师之间一大关联就是思想上的传承:学生以毕生之精力,记述老师的哲思教诲,传诸后世,造福后人。此类例子不胜枚举。就我国而论,有七十子集孔夫子之言撰定《论语》,如今《论语》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也正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绝佳精神。

戊戌四君子之一的谭嗣同曾言:“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道”的精神,在今日的中国仍然光彩照人。为了更加突出“教师”职业的尊严,同时为了彰显“尊师重道”精神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血肉关联,有关部门计划改定教师节的日期,要以公历9月28日的“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孔子是我国传统教师的代表性人物,定“孔子诞辰”(且不论这一诞辰的准确性)为教师节,是续接我国教育传统的努力,是当下我国社会重视本国文化传统的体现,也是“尊师重道”精神的集中展现。

篇二:教师节的意义

俗话所谓“为人师表”,其实是对教师很高的要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说的就是,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传授做人的道理,要做学生的表率,为学生的成人成才立下标杆。两千多年过去了,《论语》仍然是我们珍贵的精神食粮,孔子也仍然可以作为我们做人的标杆,就这一点看来,定“孔子诞辰”为教师节,进而彰显我国“尊师重道”的文化传统,并无不妥。

当然,教师节的意义不单在于彰显此种文化传统。反观教育的整个环节,事实上,教师的辛劳与付出,直接受益的是学生,最有直接的体会也是学生。因此,“尊师重道”精神最直接的承担者也应是学生。可以说,教师节是教师的节日,更应该是学生感谢师恩、感念师恩的日子。承受着教师无私的关怀与付出,学生的感谢与感念也应是发自内心的、干净的、单纯的。 学生对教师感念的核心是情感表达。情感表达的方式很多,一张卡片、一条短信、一句问候,只要感念之情自然真挚,就是对教师最大尊重,最诚挚的谢意了。

这样说起来,只要感念师恩的根本意义不变,教师节日期的改定原本不是大事。但却如何众议沸腾,让众人的眼光再次投到了教师身上呢?其实说“再次”,并不准确。事实上,众人的眼光可能一直就没有从教师身上移开。而“教师们”备受瞩目的原因,说起来却颇令人汗颜。因为“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居然和“性侵”、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有偿补课、推销资料等等联系起来了。于是,教师顷刻间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教师队伍的素质、教师的职业道德都备受质疑。无辜受害者的哭泣声、受体罚孩子的伤口,成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滑铁卢。

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

教师节的由来五十字左右

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教师节,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从2004年开始,时任全国政协委员的著名人文学者李汉秋以提案的方式,多次呼吁以孔子诞辰作为教师节。经权威部门研究测算,孔子诞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阳历),这个日子也恰当其时:新学年开始时的繁忙已经过去,可以有时间筹办教师节和国庆节。

教师节的由来五十字左右

教师节的由来是什么?

教师节的由来,要追溯时间的话,最早可以追溯到1981年8月30日。《光明日报》刊登的一篇“建议建立教师节”的读者来信。这封信的标题就是建议建立教师节,在信中,该读者认为务必要号召全社会尊重教师,这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振兴中华,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那么务必要尊重教师重视文化科学技术的作用。因此,他建议:应该定每年的9月1日为教师节,全国学校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通过这种活动,让学生尊重教师,让各界人士尊重教师,逐步达到全社会尊重教师的目的。

教师节由来简介,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图3

在之后的第二年,天津南开中学的语文老师田家骅再次通过《光明日报》向社会各界呼吁建立教师节,这一次,他将教师节的日子定为9月10号。之后的两年也就是1984年。北京师范大学校长王梓坤,通过《光明日报》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将九月的一天定为全国教师节,这一次报刊的发表迅速引发巨大反响,之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由此,教师节正式成为节假日。

教师节由来简介,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图4

教师节的由来,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体现,从第一次呼吁建立教师节到人大大会正式确立9月10日为教师节,一共经历了三年时间。这三年里,全国人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对教师的尊重也逐步提升。新中国重建教育基础,重建教师节,体现了对教师的尊重,也进一步肯定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

教师节由来简介,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图5

时至今日,我们更应该发扬教师节的传统,在这一天,重拾尊师重道的意义,提醒广大学子不能忘记教师节建立的目的和意义。最后,祝所有老师节日快乐!

教师节的由来、意义和文化内涵

教师节”

一、中国教师节简介:

公历9月10是我国的教师节。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出决议,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我国的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更是留下了“有教无类”、“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一系列至理名言。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被中国人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二、中国教师节的由来:

1、新中国建国前的教师节:

我国历史上曾建立过教师节。1931年,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民国二十八年教育部通令全国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生日)。后来经历数及考纪专家将孔子诞辰换算为国历应为九月二十八日;故于民国四十一年由行政院提请总统明令:孔子诞辰及教师节改为九月二十八日,以纪念至圣先师,并慰劳教师们经年的辛劳。

2、新中国建国后设置的第一个教师节:

新中国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3、1985年确立的教师节:

八十年代初,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动员全社会尊重教师,提高教师的地位,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各地开展尊师活动的经验,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特别是各地教师的多次提议,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建议确立教师节。1985年1月11日,国务院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的议案。同年1月21日举行的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同意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

三、9月10日中国教师节的现实意义:

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是因为新生入学伊始,此时开始尊师重教活动,可以给教师教好、学生学好创造良好的气氛。同时,9月份全国性节日少,便于各方面集中时间组织活动和突出宣传报道,促进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尊师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

教师节的由来、意义和文化内涵

以上就是关于教师节由来简介,教师节的来历和意义的全部内容,以及教师节由来简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