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 > 正文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九月九重阳的习俗是什么?

2023-08-18 10:07 来源:促记网 点击: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九月九重阳的习俗是什么?

九月九重阳的习俗是什么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

许多人会和家人一起

外出“踏秋”

出游赏景,登高远眺

已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

与春季踏青相对

此时节已近深秋

天气渐凉,草木凋零

故此时登高又被称作“辞青”

登高所到之处

没有定例

一般是登高山、高塔

能适当增强锻炼,呼吸新鲜空气

农历九月也俗称“菊月”

菊花又名“延寿客”

为长寿之花

与梅兰竹并称四君子

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三国魏晋起

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到了晋朝

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更标志赏菊之事已蔚然成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时至今日

许多地方逢时举办菊花节

推出夜赏菊花等项目

抬头仰望明月、思乡怀人

低头赏花对饮、陶醉秋意

更是别有一番韵味

九九相叠,思念亦重重

民间还会举行祭祖活动

祭奠祖先,怀乡思人

一些地方有

“三月小清明,重九大清明”之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描写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

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它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日,佩茱萸

以辟邪求吉

此时还是晒秋的好时候

正值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人们就在广袤平原,或是房前屋后

把各色作物铺展开来晾晒

呈现一派丰收的繁荣景象

迎霜宴、放纸鸢

吃重阳糕、归宁父母

还有不少民俗延续至今

如今,跟随时代的发展

重阳节活动的内容虽有所变化

但祈寿、怀乡的文化内涵始终不变

现在的重阳节

还被赋予新的含义

1989年,我国将重阳定为“老人节”

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父母在身边

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今日重阳

向家中父母长辈

道一声问候

秋风起时,一起浅酌登高

同赏海天,共享天伦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九月九重阳的习俗是什么?图1

九九重阳节除了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品菊花酒、配茱萸,你还知道有什么习俗

九九重阳节除了登高望远,佩戴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赏菊习俗外,还有的地方办螃蟹宴,举行菊花灯谜诗会等习俗。

重阳节正是秋天收获的季节,此时湖中河里的螃蟹正肥,这个时节正是品蟹的最好季节,不少人蒸上螃蟹,邀三五知已或亲朋好友一起品蟹尝鲜。重阳节时逢菊花盛开,有些文化风雅的人还会聚在一起赏菊斗诗,挥毫作画。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九月九重阳的习俗是什么?图2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九月九重阳的习俗是什么?图3

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风俗是什么,九月九重阳的习俗是什么?图4

重阳节是什么习俗

重阳节主要有六个习俗,赏菊、登高、佩茱萸、放纸鹞、饮菊酒、吃重阳糕。重阳的饮食之风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放纸鹞是惠州等地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而重阳登高则是最重要的节日活动。另外,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也会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的活动。

9.9重阳节的风俗

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风俗有赏菊、饮菊酒、登高望远、插茱萸、归宁父母、敬老。

1、赏菊。重阳节古来又称“菊花节”,菊花是长寿之花,又是文人笔下凌霜不屈的象征。农历九月,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的习俗之一。

2、饮菊酒。菊花酒一直被看作重阳必饮、祛病祈福的吉祥酒。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所酿,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和粮食一起酿造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3、登高望远。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此时登高望远心旷神怡,健身祛病。此外“登高”也有“高升”“高寿”之意因此为人们所推崇。

4、插茱萸。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香味浓有祛寒、止痛、驱虫等功效重阳之时,茱萸开始成熟为辟恶气,抵御初寒古时,人们有“折其房以插头”的习俗。

5、归宁父母。旧时,重阳节也叫“女儿节”,凡有女儿已经出嫁的人家都会准备名酒和糕点在九月初九天明时迎接女儿回娘家,这便是“归宁父母”。

6、敬老。1989年,我国将重阳节正式定为“老人节”“敬老节”,传统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涵义。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人节”,这一节日的设立可谓重阳节文化价值的现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