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生活 > 正文

​大雁塔的由来,大雁塔的由来?

2023-08-09 09:28 来源:促记网 点击:

大雁塔的由来,大雁塔的由来?

大雁塔的由来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米。

途经公交:5路、21路、22路、23路、27路、30路、41路、224路、320路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的由来

大雁塔题诗的由来

唐中宗神龙年间,有一个来自长山的学子叫张莒,他苦读多年学富五车,他想通过科举走上仕途,一展胸中抱负,实现报国为民之志。张莒渐渐发现有些人学问并不咋样,反而一天到晚挖空心思跑断双腿到处找门路托关系,忙得不亦乐乎。张莒对此很不屑,决心和他们在考场一决高下。

然而放榜那天,张莒却愕然发现自己虽然中了进士,但自己的名字不但排在那些蝇营狗苟之下,甚至已经排到了榜单的最后,几乎就有名落孙山了。一向自视甚高的张莒突然感到胸中郁闷,就在长安城到处游荡散心。当他走到大雁塔的时候,看着这巍峨宝塔,突然想开了,一样是为国效力,何必那么在乎名词呢?欣然之余,提笔在大雁塔上题写了一行字——新科进士张莒。

由于张莒在学子中名声很大,其他学子也就芬芳效仿在大雁塔留下自己的名字,这就是雁塔题名的由来。到后来,一些才华横溢的学子直接在大雁塔题诗,书写自己高中进士的兴奋之情。僧人们为也保护大雁塔,就在塔下修建了一座题名阁和一条题诗廊,供新科进士们题名留书所用。“雁塔题名”逐渐成了一种风尚。

大雁塔题诗的由来

西安大雁塔有什么来历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的名称来源于印度传说。佛教分为大乘和小乘,大乘吃素,小乘吃荤。一天,在一个小乘派寺院中,做饭的僧人因为没有找到肉给方丈吃,仰天长叹。正巧天上飞过一群大雁。饭僧于是就想,如果有大雁给方丈吃就好了。

突然真有一只大雁从空中掉在地上,饭僧很吃惊,就告诉了方丈,方丈惊异地说:“这不是雁,是菩萨显圣舍身布施,为了别人牺牲自己。”寺中僧人大受感动,从此小乘派也不再吃肉了。为了纪念这只菩萨化身的大雁,便在雁掉落得地方建造一座五层的塔,名为雁塔。

慈恩寺的塔式仿照印度雁塔,所以也叫雁塔,为了和荐福寺内一座较小的雁塔区别,所以,又称大雁塔。

有谁知道西安市大雁塔北池头村的历史

北池头,是唐朝因居曲江池北头而得名。古时制作豆腐最为优良,古乐、铜器也颇为有名。想盛唐时胡人、蛮夷也颇多吧?

长安名字的由来

名称来历:“长安城”,在西周时称为“沣镐”。“沣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沣京和镐京的合称。“沣镐”所在地区称为“宗周”。秦时称“内史”,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名“长安城”,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简介: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西安简称“镐”(hào)即源于此。汉高祖五年(前202)置长安县,汉初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拥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200多年(不计陪都)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建都于此,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长安文化影响极其深远,由于建都长安的周秦汉隋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和文明的黄金时代,因此在唐以后,虽然长安不再为国都,但“长安”一词却成为国都别称。今天首都北京最重要也最知名的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就是以古长安命名。西安目前已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帝陵、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